说实话,读了很多书,比较喜欢的有于丹的《于丹《论语》心得》,通过一些故事讲了《论语》里的一些智慧。再就是毕淑敏的散文,比如《爱怕什么》,提高人的情商。正在读的《三言》里也有很多良言,觉得很有道理,比如:“求快活时非快活,得便宜处失便宜”。其它书嘛,有趣的比如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鲍鲸鲸的《我的盖世英熊》等等,那些关于农业方面的实用技术书籍曾帮助我解决了不少问题,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年近不惑,也算读过不少书籍了,但细想来,真的能对我的人生、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并不多。其中文艺作品更是极少,我想这与我小时候受到的以科学为主的启蒙教育有关,虽然我现在从事文科类工作,但骨子里依然喜欢探索自然的世界。向你推荐以下几套:《从一到无穷大》,《朝花夕拾》。
平凡的世界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
真正对一个人影响大的书籍,对大多数人而言往往是在幼年时接触到的一些闲书。你可能有的已经记不清楚了,也可能是因为以现在的价值观来看不觉得它有什么价值,实际上正是它们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你三观的形成。至于个人价值观建立之后,罗列出来的书籍更多的时候是人云亦云的某些"典藉",这个时候选出的书实质上可能是根据自已价值观的需要再寻求理论依据,或者是三观理念层次上的修正与突破。因此,如果重视子女教育,家中可以没有豪宅,豪车,但不能没有一个简约的书房,而且所收书目不能没有计划和选择,实在没精力做具体的规划,那就以古今中外公认的"经典"为准则。
其实每一本书都有每一本书的价值。而我想说的这本书,它让我看到了坚持的力量,让我道有梦想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在实现梦想的路上,不放弃的坚持总能让人动容。
也许,与书的遇见也是一种缘分。知道《交换梦想》这本书纯属意外。刚看到这个书名的候,我不太能理解。交换?交换是什么意思?梦想是可以交换的吗?要怎么交换?
这是我第一次读嘉倩姑娘的文字。这是一个勇敢的姑娘。她实践完成了“交换梦想”采访项目。从她想做这个项目起,到2016年,她的同名新书出版。她和我年纪差不太多,我喜欢她的执著、专注、独立。
《交换梦想》这本书记录了99个人的故事,算上后记那一篇,其实是100个具有梦想的人的故事。“他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向往什么样的未来,正在焦虑什么……”我们都是平凡人,生活有哭有笑有甜蜜有困难。本书真实呈现一百个人的生活,他们虽然身份各异,但同样的都在用心生活,为梦想努力。
其中用了两年的时间,包括公开版活动,嘉倩至少和3500个陌生人面对面,听他们诉说自己的梦想和故事。曾与其中超过270人共同生活。住进过各大学校的宿舍,体验过不同专业的课程。采访过驻扎西藏军人、结婚的师生恋、国际航线的空姐、发电厂职工、北川宅后重建者、外科医生、昔日的高考状元、记者、村妇、麻辣烫老板、图书管理员……
身体力行走遍全国,在西北边境的村庄,在中国最北的漠河北极村,在西藏,在北京,在香港,在医院科室,在发电厂……走过近百个城市,去陌生人中旅行,“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一起上班,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了解采访对象的现状,听对方的梦想以及故事。告别前,会为对方录制一段说给他自己十年后话语。十年之后,会找到这些人,亲自陪伴对方看视频,归还“交换梦想”的物品和听一听十年间的故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个人愿意听听你的梦想,不管能不能实现,是不是异想天开,或者不可思议,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交换梦想》一书就是来源于“交换梦想”采访项目。而这本书能够安静的躺在我的桌子上,我知道,它并不容易。
整本书看下来没有优美的句子,华丽的词藻,只有单纯的叙述,只记录一个个普普通通关于梦想的故事。或许都算不上是一本可读性强的书。可就是这些简单平淡且真实的文字或者说故事打动我,平凡却让人感到温暖。
对于梦想我们都曾在坚持与放弃之间徘徊。在这个“梦想”都被说烂了的时代,有时候会想“梦想”是什么。
一个人的现状,可能就是另外一个人想要的“梦想”。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在干净明亮的教室里上课,这或许就是生活在边远山区的孩子们的梦想;有人把财富当梦想;有人把吃饱穿暖当梦想,有人把漂亮当梦想;有人把平凡当梦想。
那你的梦想呢?你还为你的梦想努力着吗?
我能说影响比较大的几本书基本可以概括我的三十多年的人生轨迹吗?
首先,本人女,好文史。得,俗了。
第一本书《冰心作品集》看书时间:小学;对我的影响:文风、世界观、对军人的情感、对下层民众的情感、自我认知:如《一个兵丁》《分》《繁星》《腊八粥》《童年杂忆》……太多了。
第二本书 刘墉 《肯定自己》《超越自己》等三本小书,人生第一次没有在父亲的引导下自己买的书。看书时间:初中;对我的影响:自信、自尊、独立。
第三本书 余秋雨《文化苦旅》 看书时间:初三;对我的影响: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散文写作手法。
第四本书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竖排版。看书时间:高中;对我的影响:我头一次发现看古文和看报纸一个效果,流畅又好玩。
第五本书 中国古代文学断代史.秦汉分册 应该是上海人民的?回去再查查。看书时间:大学。对我的影响头一次肯定一本政治色彩不浓厚的文学史观,最终还是决定回归思想史研究,没错,俺就是这么任性。背叛父亲让我吟诗诵词的期待。
第六本书 《春秋繁露》 董仲舒 看书时间:研一。对我的影响:头一次发现这老头太可爱了,简直称之为我的偶像;“仁以正人,义以正己;己不自正,无以正人”“身之养重于义”和“仁义法”等章节研究是我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主题。
第七本书 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没错,我爱他和爱董仲舒一样多。看书时间:研二;对我的影响:审美、打算做一个“崇高的”女子。
第八本书 《后现代历史叙述学》海登.怀特。 看书时间:研二;对我的影响:这是我喜爱的唯一活在这个世上的老人家。爱死他的元历史理论,并深刻认同他的历史学是叙事性的产物。
第九本书 《道德经》 看书时间:没考上博工作之后。对我的影响:人生观,想出家当道姑。
第十本书 《小窗幽记》 看书时间:头两年。对我的影响:在京的体验感。
第十一本书《第二性》波夫娃 看书时间:这个月。对我的影响:找到研究女性文学的新方向,不读博也要写论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