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是德语的一大难点,名词三性,不同的复数,动词的变化等等。这种东西只能靠背了,选择合适的教科书,(推荐《走遍德国》,含有德语国家的地理文化等知识,书本精美,插图绚丽)根据语境对词汇进行记忆。口语也是一分为二的。首先,德语的发言极其简单,基本上可看作汉语拼音。但是这是所谓的「Hochdeutsch」(即高地德语),以Hannover讲得最为标准。而在Muenchen这样的城市,本地人说的德语基本上是很难听懂的。不过好在你和他们对话,他们也会启用Hochdeutsch模式,尽量让你能听懂,但的确只能是尽量了...在口语方面重要的是找一个语言伙伴。在交流中学会交流,这和学习游泳是一个道理。
我一直认为,一种外语只有到一定的阶段去研究语法才是有意义的。倘若没有长时间的积累,研究语法效率是极低的。当掌握一定量的表达时,系统地整理才是语法的意义所在。说来也有趣,语法对于native speaker来说,更是没有这样的意识。因为所谓语法,是随着语言使用者对于语言的反作用而不断进化不不断完善的。就日耳曼语系来说,与德语同门的英语,或者说是古英语也是有着德语的词尾变化等语法现象的。现在有一种提法,“德语是退化得不完全的英语,英语是进化得不完全的德语。”当然德语的演变历程也是曲折而又螺旋式上升的了。
自学外语是要有毅力与决心的。因为这会使很漫长的一个过程。尤其是德语这样一个入门较难的语言(Aller Anfang ist schwer)。一开始就应该接着自己的兴趣把这入门的阶段咬牙坚持下来。并且,学习外语的方法有很多种,应该无所不用、万法皆通,或者说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最后用一句德语谚语 Hast bricht Beine (欲速则不达),与君共勉。
A1上面是A2,A2的程度。能够理解直接关及身边事物的句子和常用语。能够在简单的日常情景中就大家熟悉的事物进行交流。能够使用简单的话描述自己的来历和学历、身边环境以及与基本需要相关的事物。具体最好问一下同理心德语的老师。到同理心德语小班制培训,注重交流能力。
不要害怕犯错误。一定要胆子大。实际上,德国人与你交往时,他们一般的期望值并不在乎你犯一、二个语法错误,而是你能否表达你的思想。当你发现对方听懂了你的话,甚至说上一句“Sie sprechen aber gut Deutsch.”恭维你时,你一定会信心倍增。
大多数德语学习者,只要不是专门研究德语,大可不必拘泥于语法和单词,而应千方百计开展听、说、读、写的操练,从模仿开始,积极地听,大声地念和说。听说领先,然后辅以大量阅读和一定的写作不断提高综合语言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