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其实是因为能有相对理科而言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至少我是这样以为,毕竟理科作业怎么样也比文科多吧) 这些时间就可以做些感兴趣的事情,比如看课外书就很不错。我觉得有些理科生还是有些误解文科,其实如果说真正想学文的人,是很理性但也感性的,这就是看各种书的结果。而且历史真的很有意思的,觉得枯燥的人都没有深入了解吧(我也觉得物理,化学,生物这些学科的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很神奇,很美 。可惜高中分文理科)
两类科目真没什么好比的,人各有爱不是吗?不也有文科生痴迷于科幻,理科生喜欢读古诗吗?没必要吐槽对方的不足的,这是这样分科的缺点,不是对方的错。说遗憾吧,还真难说。没有领略文学的美可能是大部分理科生的遗憾吧(在我看来)
我个人认为君子修德,次才再能。德是家教,才就是偏于思辨的文科,能就是偏于实践的理科。我虽然是理科生但有文科家学,文科的学习就一直没断过,所以我的路子一直都是文理双修,相辅相成。我说说我自己的遗憾,可以是知识可以是方法,总结起来就是对于一些具体事件的抽象转化不敏感,后知后觉,不论是文科专业问题还是理科专业问题。这是文理分科教育的弊端,也是文理科生的共同遗憾,因为学校不教,以我个人智商自己领悟也没那么快,还有可能错行岔道。所以我觉得我的遗憾就是文理分科。
其实无论文理,重要在个人吧。个人觉得理科生的思维较为灵活缜密,文科生较为深邃富瞻,自然科学有自然科学的逻辑,社会科学也有其社会发展的必然逻辑。文理分科,各在不同角度有所专攻。很多哲学家(比如米勒斯,笛卡尔,罗素等)也是数学家,说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很多共通处。所以文科生不必为理科生不知道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而遗憾,理科生也不必要为文科生不知道伯羟基和仲羟基的区别而遗憾,所谓吾生也有涯,而知亦无涯,指不定哪天我们就会get到跨学科的新知识了呢。
我文科生。没有什么自卑感也没有什么优越感。单纯凭借爱好选择。文科生的遗憾大抵在于错过了许多微观世界之奥妙。理科生的失落大约在于错过了许多家国情怀之大义。
事实上,我必须纠正一下理科生的一个误区,就是理科生认为文科太简单,然而事实上,理转文确实可以提高自己的分数,文科进境快,能够考上相对理想的大学,这点毋庸置疑,不过,我感觉你要是以为一个二本线的理科生想要考到一本线需要一年的话,我建议你还是别做梦了,我相信可能会有人办的到,可以那也是极少数极少数的佼佼者!因为你不是在和三年做斗争,而是和十几年的文学基础和习惯做斗争,一个人十几年的文科优点和缺点都会在高考上一览无余!
我是理科生。感觉有这么两个偏见吧。第一个好像理科生每天都是冰冷的公式计算一样,但实际像我还有我的很多同学,都是从小就特别喜欢历史地理等。只不过因为理科更好就业或者是讨厌政治才学理的。第二个就是文科简单,背背书就行了。文科入门的确简单,不像理科学不懂的话就啥也不会。但文科越往高走越难,大家看看各省份文综状元的分,有几个比理科高的。如果文科只用背的话,那许多学生甚至可能冲击文综满分,因为只要背就行了呀,可事实不是这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