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我知道很多人想说《银河帝国》《沙丘》《深渊上的火》之类的,但是,那些作品受限一些条件,所以读起来远没有三体舒服。
第一,因为翻译问题,文字质量远远逊色于《三体》,味同嚼蜡,第二,因为那些作品写得很多设定过时了,会出现很多非常不对劲的东西,比如都星际时代了还用胶卷,第三,因为欧美文化背景,中国人读起来绝对没有三体那么好看,里面尤其是宗教文化背景,不是欧洲人,就理解作者要传达什么。
推荐一些刘慈欣的作品吧,刘慈欣的作品容悬念、硬科幻与人性的探讨于一身,这样连续读下来不仅更亲切而且更有助于理解。如《球状闪电》可看做是《三体》的前传,主人翁为丁仪,也是一个不亚于《三体》的鸿篇巨著。更黑暗对人性探讨更深的如《赡养人类》包括目前正要上映的《流浪地球》等都非常的不错。个人觉得只要是刘慈欣的作品都会很好看的。
最近在读《我遇见了人类》,发现科幻其实并不需要过于刺激的情节,凸现温情一样能够吸引读者,类似的还有《银河系搭车客指南》(内容较幽默)、《时间旅行者的妻子》(科幻爱情小说),而正是《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我认为是一部具有超越性的科幻小说,不能说比《三体》好看,只是侧重点不同,都很优秀。
PS:光看科幻元素,我觉得还是《三体》最棒٩( ’ω’ )و
很早之前,我看过一本书,名字是《北京折叠》,它是科幻作家郝景芳创作的中篇小说。该小说创造了一个更极端的类似情景,书里的北京不知年月,大概在22世纪,空间分为三层,不同的人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也按照不同的比例,分配着每个48小时周期。2016年8月21日,《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
井口战役,一本思想压过文笔的书,点燃文明之火,没有虚构的天灾,而是有可能未来发生的人祸。
三体嘛没看过,有名那么一定好,流浪地球就不一定了,我从电影的格局猜测的,三体可能是不错的黑暗文,现在不太喜欢这类三观不正的奇葩,我比较喜欢由一个个抉择来展现内心的强大,每一次都是人性的探讨,努力带着文明奔向希望,展现美好的梦想。
《球状闪电》也不错。这本书对大刘有特殊意义,倾注了他不少心血,因为当时他写书的时候身体不适,检查出了个“肉瘤”,觉得自己要挂了,想留下部传世之作。写完后去确诊,结果只是个小毛病。虽然没得三体恢宏,但是也绝对震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