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是一段极惨的故事,惨不惨在狼吃了祥林嫂的儿子,而惨在四周围的人吃了祥林嫂自己,作者能将这个故事,自始至终冷静的叙述,脸上都不动一根筋肉,我真佩服他的忍心。然而他的深刻的同情,同时也透过了纸背。人与人之间的冷酷与虐弄,是人类许多罪恶的根源,《祝福》里写的最为透辟,读了《祝福》,同情之心有不油然而生者非人也。
《影的告别》,这是鲁迅的告白,他知道自己是伟大的:众人皆醉我独醒,所以我要走。路漫漫其修远兮,所以我不忍叫醒你们,我自己走。这个时代只有我是多余的人,只有我是先知与诗人。我承受最大的痛苦,我担当最大的可能性。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摘自《热风·随感录四十一》,发表于1919年,谈对“劝人自暴自弃”的一些看法。
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是。大抵!摘自《而已集·小杂感》,发表于1927年,以简短语言说所见之事,所说事情之间无逻辑联系。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打出这句话了。我一直觉得鲁迅就是个民国喷子,对有些事的看法未免太过偏激,知道我读到了这句话。我认为这是对中国国民性最精到的表述,没有之一。
对于先生的杂文或散文、散文诗,不妨当作用来品读先生思想和个性的载体。那样读起来会对先生这个人越来越喜欢,而作品本身的价值也依靠读者对先生的了解欲得到了品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