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先压岁。除夕这一天风俗特别多,一般这天中午桌上摆上各种菜肴和水酒,家中男女都要跪拜焚烧纸钱, 祭奠列祖列宗,口中还要念念有词进行祈祷,以求主上保护好后辈健康平安,这活动叫“辞先”。中午饭中的锅巴,要完整无损地铲下来,置于筛子中保存好,寓意一年到底尚有余粮 ,这个“隔年陈”要等到正月初七才能食用 。也有的地方对大年三十中午的鱼是不动筷子的 ,即便是动筷子夹了吃,也要将鱼头和鱼尾留下 ,等到大年初一才吃,表示有头有尾,年头余到年尾。
怎么说呢,我们家地处祖国腹地,应该是东西南北的风俗都浸染过。但应该大都被“破四旧立四新“给黜除了。我依稀记得有“煮早茶”的习俗。即媳妇在大年初一晨端水给公公婆婆洗嗽毕,再端一碗热腾腾的荷包蛋加大花饼(年前请人赶制的一种酥饼,类似月饼),老人们均赐吉祥祝福之语。(我想,解放前有条件的在用过后或多或少会封赏的吧),……接下来,是慢慢的慢慢的婆婆侍候不好媳归了。
爆炒米。这个风俗是由本地居民洪武赶散期间从苏州带入境内的 。据说此风俗过去主要是为了卜年华的,是否灵验,不得而知。现在成了人们生活的一件乐事,每年腊月门,家家都要爆一些炒米。他们将爆出来的米花称之为“报春花” ,不仅作为预兆来年丰收的喜讯, 而且装入罐置于家中,留待新春食用,可助人消化,为老少皆宜的一种食品,所以家家备置。
送财神。所谓送财神,其实其实和乞丐差不多,但也有区别。他们借助过年向别家索要一些年货,但不好意思开口,于是买回一些财神菩萨像贴到人家的门上说一些吉利话 ,然后正月里上门来取糕饼或者馒头。人们对于送财神不但不反对,而且认为是对自己家的抬举,是好的兆头,所以不仅好言相待,而且还要常常以糕点、馒头相送,从不吝啬。
除了贴对联,吃水饺,最传统的风俗应该是上贡请家堂,请家堂就是年三十下午烧烧纸把已故的亲人请回家里来过年,或者是去上坟祭拜。上贡就是祭拜天地,保佑家人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还有年三十晚上我们这里都《照听》,也就是用一捆甘草立起来在上边点着,看看响着哪个方向倒,倒在哪个方向就是那个方向的庄稼大丰收。
我们这里最奇特的风俗是初一早成抢银水。就是初一早辰挑着水桶到井泉边,先烧香,化钱。心中怀感恩龙王施给之甘泉,然后再打水挑回家中。表示一年的财源都被我取来了。其抢的含义就是要争取在其他人之前去挑水,要起得非常早。现在都用自来水了,这个风俗自然就不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