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花炮是生产烟花鞭炮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湖南传统特产和主要出口商品之一。传统节日中,人们无不放鞭炮烟花以志喜庆。举行各种祭祀庆典时,也须燃放花炮。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长沙弹词是一种湖南省的传统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南湘江、资水流域的长沙、益阳、湘潭、株洲、浏阳等地。长沙弹词源于道情,用方言说唱,也有称长沙弹词为道情的。早期都为街头流动演唱,内容多为“劝世文”和短篇故事,1927年后,开始进入书场、茶馆,坐棚说唱中长篇故事。
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湘绣以着色富于层次、绣品若画为特点,且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绣品丰富多彩。无愧于“远观气势宏伟,近看出神入化”的艺术效果。2006年,湘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湘剧是湖南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主要流行于“长沙府十二属”。湘剧源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2006年,湘剧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浏阳文庙祭孔音乐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记载,浏阳祭孔音乐自创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浏阳祭孔音乐的演奏,在浏阳文庙大成殿举行。参加古乐演奏的表演者有舞生、乐生、歌工三大类。
湘绣与苏绣、蜀绣、粤绣齐名,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勤劳智慧的湖南当地劳动人民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精心创造的一种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民间工艺。湘绣也是长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