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是第几代,可以说,6代以前的低压U,只能摸到同代标压的尾巴,一直到第八代,就是现在的8250U 8350U 8450U 8550U 8650U,这一代的CPU都是4核八线程,8550U单核性能能跟6700K相比,恐怖吧,但是真男人时间只有28秒,也就是说,8550U的单核睿频到4GHZ只能维持28秒,半分钟都不到,多核跑分已经能杠I5标压了。
6代之前差距还是很大,我有两台电脑,一台是dell xps 13 i5-5200u,低压cpu。另一台是dell,i3-2350m:老爷cpu 。两个电脑都装vmware,低压版本跑起来基本比不过更老的i3处理器,也更比不过我另一台第一代i7 620m的另一台dell。从8代起,低压cpu和标压账面差距已经不大了
它除了追求性能,也追求低热量和低耗电,最早的笔记本电脑直接使用台式机的CPU,但是随CPU主频的提高, 笔记本电脑狭窄的空间不能迅速散发CPU产生的热量。
低压的CPU相对来说更省电,散热更好,温度不高,标压的CPU相对来说散热,更差,温度更高,性能上来讲的话,差距并没有很大,因为计算机的性能不单纯靠CPU来决定
笔记本电脑低压CPU和标压CPU的话,相差了二,然后就是它们之间的差距。
我认为相差还是挺大的,所以这一方面我会选择比较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