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黄梅戏五朵金花,当年并没有多大名声。后来为什么名声比较大呢,因为九十年代末安徽电视台的相约花戏楼开播,本来要做的节目是黄梅戏的十佳演员。但是两次十佳一共十四个人,实在凑不齐,于是改为五朵金花。再加上当时的导演叶龙是五朵金花的同班同学,自然大力推广,这五朵金花的名头才算真正响起来。但其本身原来只是宣传口号,里面的袁枚和杨俊两次大赛均榜上无名,其实已经很能昭示两人的水准十分一般了。其他三人,马兰能演不能唱,吴琼能唱不能演,吴亚玲相对均衡,但是戏路窄。相比来说当时的不在五朵金花之列的陈小芳,唱、演、扮均属上层,实力远在五朵金花之上。但是偶然一次得罪领导,坐了十二年的冷板凳,可惜了。
一个地方剧种的演员,其发展离不开支持这个剧种的地方的支持,当一个演员,认为她比这个地方都要了不起,这个地方没有她玩不转,这个地方剧种没有她就消亡的时候,她的末路就来到了。余秋雨之所以如此标榜所谓的体制问题,恰恰是因为马兰自己就是这个体制的集大成的受益者,但是马兰余秋雨在享受这个体制的庇护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到这个体制可以造就她,一样可以离弃她。可惜的是马兰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反而一味的要求体制来支持她和余秋雨,那么必然被这个体制所不容。可以说,当马兰正在春风得意的享受这个体制给予她的一切的时候,她的下场就已经注定了。
马兰早已不在安徽也不唱黄梅戏了,但是安徽省还是给她留了一个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名额,感兴趣的可以去查。这样的迫害我也想要啊。马兰99年7月进京演秋千架,安徽省当时是四台还是五台,秋千架口碑垫底。10月和余秋雨参加凤凰卫视录制的千禧之年,到中东那里的,全程参加。我不知道短短三个月,安徽省是否就将一个还给配备了300人的一个演员冷藏,又或者一个有所属单位的演员,能否离开剧团几个月,这样的没有职业道德。
马兰其实从出名开始,就有严重的缺陷,根本不是完全靠自己的表演,还有一个以严凤英的离去形成的空白期为前提的机遇,然而其自己的嗓音的先天缺陷,高音不行,只能用师傅时白林为她设计的一套发声方法来掩饰,一旦抛弃,则当场露馅,并且其容不得别人上台演戏,容不得别人拿奖的心胸,决定了一个剧团如果要发展,必然和她水火不容。
对艺术审美十分有问题,马兰的戏基本传统戏居多。两部自己号称创新的大戏红楼梦和秋千架,其实内容及形式都非常陈旧。红楼梦开创了黄梅戏雷剧的先河,秋千架更是天雷滚滚。尤其是秋千架的时期,纵然安徽省给予了近三百的人员配备,但是当时的口碑确实荡到了谷底,这是安徽省不愿看到的,马兰对这种情况本身应该也是赌气的。
对艺术审美十分有问题,马兰的戏基本传统戏居多。两部自己号称创新的大戏红楼梦和秋千架,其实内容及形式都非常陈旧。红楼梦开创了黄梅戏雷剧的先河,秋千架更是天雷滚滚。尤其是秋千架的时期,纵然安徽省给予了近三百的人员配备,但是当时的口碑确实荡到了谷底,这是安徽省不愿看到的,马兰对这种情况本身应该也是赌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