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的人,有好人堆里的坏人,坏人堆里的坏人。以鲁迅先生文学成就,历史地位,百年前后无人超越的高度,任何攻击和诋毁都无损泰山之一毫。我们只有高山仰止的份。虫豸们不遗余力,要打倒这面民族精神旗帜,它们有可能达到目的,它们一旦达到目的,就是民族深陷灾难之时。鲁迅先生高风亮节,胸怀博大,他希望自己“速朽”,用自己的“速朽”,换来整个民族的伟大复兴。可是,恐怕先生的一厢情愿,难以实现,因为,先生并没有从我们的视线里逝去。
看过太多关于鲁迅的评论,有赞誉的,有批判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无法堵住部分人的“破口大骂”,更不能也不会压迫大多数人的赞誉美词,有的只是自己的观点,对鲁迅的那点想法,决不是像以上两者的那种偏颇的绝对的观点。向来坚持用马克思的“两点论,两分法”去看待任何事情,不论是鲁迅这位文坛大家,还是对待生活的点滴小事,都保持一颗平常的心。
他朴素无华,坚定不移,他的思想渗透进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激发出自我发现,自我反省的意识,他有很多思想指导我们的生活,例如:“自嘲”、“俯首甘为孺子牛”、“拿来主义”,他放弃医从文,从心理上医治国人的病(当时国人的麻木情绪、奴性),他敢于和黑暗作斗争,认为国人“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他的思想教育激励一代代的中国人,他是民族不屈的脊梁。
鲁迅很爱亲人。鲁迅小时候,他父亲病重要死了,邻居衍太太说,你赶快喊,于是鲁迅使劲喊。他父亲微弱的说,有什么事儿啊,不要喊。后来鲁迅学了西医,才知道一个人临终的时候,要让他安安静静的去。所以他对这件事十分后悔。他父亲去世30年后,他写了《父亲的病》,里面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鲁迅先生,为人怎么样?看看咱们官方认可的当代文学大师的排名,鲁、郭、茅、巴、老、曹,这,便是答案。但是,最近总有人说,现在如何如何神话鲁迅,其实他就是一个人,还有,他的作品晦涩难懂,等等一系列的不太中听的言论。我觉得,鲁迅先生,就是一个人,他也从来没有要求别人神话他,现在也没有人会去神话一位文学作家,这些事情,都是出于众口,与先生何干?
鲁迅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鲁迅的勤奋,我想不用我细说大家都是很明白的。在鲁迅的散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鲁迅讲过关于上学迟到的故事,后来他在桌子上刻了个“早”字,当作了他一生的座右铭。 鲁迅写作的勤奋也是出了名的。为了工作他常常工作到深夜,点燃一支烟便又来了工作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