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小说和电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风摩整个大陆,千万人喜欢的东西总有道理,这就是历史。而今有人对琼瑶小说不屑一顾,甚至说它三观不正,误导青少年。其实早年台湾李傲就有‘’琼瑶公害‘’之说,但琼瑶小说早样流行,可见文艺作品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部《红楼梦》道学家还说它淫呢!琼瑶小说自觉运用中国式的情与理,细腻写尽人间的恋爱百态,歌颂真善美,情节一波三折,故事引人入胜,文笔优美,修辞准确规范,是现代白话文的典范。许多作家都承认,琼瑶小说曾是他们走上文学之路的启蒙。不管如何,琼瑶小说将在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占重要一席。
琼瑶早年某些作品还是打动我的,但她心理上似乎一直活在那个阶段,其实我认为她确实并非一无是处,比如《失火的天堂》《燃烧吧,火鸟》《烛光》《生命的鞭》其中有的表露了朴素的女权思想,有的赞扬了亲情之美,有的表现了生活对爱情的毁灭(其实她对梅若鸿的看法是很矛盾的吧,个人意见)写的都不错。我说她一直活在《窗外》的心理阶段,是因为我还看了她的《少年“识尽”愁滋味》
我是八零后,男。非常痴迷喜欢琼瑶剧琼瑶剧最失败的剧,毁三观,就是《一帘幽梦》《庭院深深》《海鸥飞出彩云飞》《三朵花》《在水一方》,这些琼瑶剧一点不现实,胯下过渡,看一遍不想再看第二次,不经典。《还珠格格》《一帘幽梦》一次一次的复排又有啥喜事,还不如把我说的这些剧 《庭院深深》《海鸥飞出彩云飞》《三朵花》《在水一方》, 从新翻拍一下。
琼瑶确实是赶上了一个对她来说的好时代,文笔也不算很好(当然比我好),但是我认为她确实有一段时间是真.爱情至上,这时候也许也以说是“极端的浪漫主义”。后来我不认为她真的没有一丝明白自己当年行为的本质,但必须粉饰自己。
反三观。又见一帘幽梦,本来也就是觉得这电视剧三观不正,但是看到了琼瑶的生平,擦!活生生的自我带入啊,紫菱就是她,绿萍就是她优秀的妹妹,楚濂是她妹夫。嫉妒妹妹,诅咒妹妹断腿妹夫爱自己,呵呵,呵呵。
小说文字细腻,内心描述能刺激心灵深处。看电视剧背景音乐很好听。要说三观不正,谁叫你去学习了,国外也有很多婚外恋,忘年恋的的著名小说。现实也有这样的事情存在,为什么非要扣上三观不正的字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