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尾字读音进行判断,就是上联收尾字读音一般是三声、四声,对应中国诗词声调的仄声,下联的收尾字一般一声、二声,对应平声。如《红楼梦》太虚幻境中的佳对“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假字读第三声,是为上联,无字读第一声,是为下联。
对联比较讲究平仄,这是对联的特点。具体来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否则读起来常常感到别扭。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满人间万民欢”(“欢”是平声)。
可以从对子中隐含的时间关系进行判断,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如:“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下笔千言时间在前,是为上联,出门一笑时间在后,是为下联。
按场面范围分。在时间、空间和具体事物上一般是从大到小,比如“年年过年年年好,月月赏月月月圆”;“一城花雨山河壮,满院春风日月辉”。从时间看,“年”比“月”长;按空间论,“城”比“院”大。
按语言习惯分。比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风吹杨柳千门绿,雨润杏桃万户红”。人们常说“福寿双全”、“风雨同舟”,从来没有“寿福双全”、“雨风同舟”的说法。
上下联勿贴错贴春联时应将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区分上下联的关键在最后一个字,上联最后一个字应该是仄声(普通话三声、四声)结尾,下联则是平声(普通话一声、二声)结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