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是个秀外慧中的女性,不像薛宝钗那样世故,那样城府甚深,八面玲珑,取悦于人;她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她有着脱俗纯真的性格和孤标旷世的才情,她并非没有料事的聪明和洞察时弊的敏锐,探春的乖和凤姐的花胡哨她一清二楚,贾府的“后手不接”之患她了然在胸。但她可从不管贾府的闲事,这除了精力和体力的原因之外,更主要的是因为她既没有入世的兴趣也不屑处世的心机。林妹妹是为自己的心而活,是大观园中的屈原,且她天性喜散不喜聚,她胸中没有富贵梦,因而也不会像宝钗那样试图扶大厦于将倾,去经营一个不散的筵席。
人的气质是和性格联系在一起的,而黛玉属于抑郁质,这使得她“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大观园中的女儿们知道她天生气质如此,对她也就不过分地苛求了,这些姐妹们喜欢宝钗的多于喜欢黛玉的,每次湘云来贾府总是爱找宝姐姐玩,而不会首先去找林妹妹,这使得黛玉与别人的社会性的交往逐渐减少,也促成了她更加忧郁的性格。家道中落对黛玉造成的影响就是:敢爱而不敢言,只有把爱深深地放在心中,期待着别人能帮她一把,把自己的爱情寄托于别人的怜悯,形成了强烈的依赖感。
当今红学专家是骗子,他们不能读懂《红楼梦》。就说蒋勋,从小听红楼,看红楼,有三十多遍,这有什么用?不能悟出。然而他像高级骗子,对某些细节做出闲熟,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解释。但是,他就是不能对时间背景主题思想作者是谁做出正确的分析,再卖资格有什么用。他不知道:英莲代表红楼梦这本书;曹雪芹是国家末世的代名词,是末世画面;大观园,代表朝廷;祭金钏是祭奠北宋末世皇帝的命运等,和其他专家一样,看懂小人书,肤浅。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是敏感、细心、淡泊、真实、易伤感,绝顶聪明,悟性极强,自尊自爱,多愁善感 林黛玉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还有些叛逆,黛玉用诗词来宣泄自已的离情别绪,她所写的多是些哀伤的诗句,想到的往往是死、老、分散、衰败。由于身体上的先天虚弱,黛玉对事物的反应比较消极,什么事多从其反面来考虑,这也导致了黛玉在思维方式上极为消极和被动。
不同于大观园女儿们精于女工缝锈,黛玉的精神全是寄托于案上磊满的诗书与架上饲养的一只鹦鹉,在三十二回中,袭人就曾说过黛玉,旧年好一年的功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见拿针线呢,的确,除了身体虚弱需要休息静养外,若有闲暇之时,黛玉不外乎是看书写作、品茗点香,或者与鹦鹉说话解情,这些活动均显出黛玉风流雅致的气息。
虽然我喜欢林妹妹,她的一切在我眼里都是美好的,但是不得不承认,她也是有缺点的,最主要的也就是刻薄小性,主要针对宝玉和宝钗两人,不过和宝玉互诉心事之后,很少再和宝玉闹脾气了;后者则是在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之后,成为知音,也不再对宝钗各种讥讽刻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