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百年孤独》创作如何魔幻,它的最终结局还是回到了人类的宿命:死于非命;孤独终老。《天龙八步》的创作不管如何刀光剑影,人物经历如何离奇、不可思议。最终在情的主线上始终把握住“有情皆孽,无人不冤”。这写出了人类爱情的核心。经典作品的创作看似不可思议,天马行空。但往往会抓住人类的本质。不能说所有经典都遵循哲学规律,但大多数经典往往不会脱离哲学思考。因为不管世事如何变,社会、人的本质还是难以改变的!
毕业那年我因为一场变故消沉颓废,失去了原本优异的成绩,最终去了一所一般的学校,又与我的他分隔两地。一个人的日子,我重览了他过去读过的所有书籍。《百年孤独》读过两遍,其中一些章节不知反复读了多少遍。从哽咽到泣不成声再到平静下来分析思考,我开始参悟他兴许从童年就已深谙的道理。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甚至有资格拥有孤独,源于爱的空虚感只能是寂寞。享受孤独是强大的能力,所有的沉沦在自己看来都是升华。
人到中年才去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著作《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许多语句身同感受。并用划线标记。试想如果时间提前十年或更早,我真得不会读懂!
《百年孤独》有两种归宿:一是死于非命,另一个则是陷入不能自拔的孤独中退化。自己的现状让我看穿了第二种归宿,因为我正活灵活现的诠释着他们。
“我要为我童年时代所经受的全部体验寻找一个完美无缺的文学归宿”,我是通过这句话,瞬间看懂了,看懂了孤独的人们对美好童年的向往。
一直不敢轻易阅读大作,觉得自己太年轻还没有洞悉世间百态,可能等自己三四十岁会去拜读一下吧,现在就看未免有点草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