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这是上自习课,偷偷读的。但印象很深的有一个画面,就是斯佳丽扯下墨绿色的窗帘,为自己做了条裙子。还有和白瑞德他们的感情纠缠。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独独对这条墨绿色的窗帘记忆尤深。有点惭愧,咱们国家的四大名著,我只读过《红楼梦》,但也只能说是读过,水过地皮都没湿的那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虽说没读过,电视却看了无数遍。武侠小说没接触过,只听说过金庸,因为他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近几年读的,《摆渡人》《摆渡人2》,《摆渡人2》读完,感觉有点仓促,好像是为了写故事,为了写续集而写,也许为了商业吧。《山楂树之恋》我想这个好多人都读过,和我一样也被老三和静秋打动而流泪过。《偷影子的人》、《追风筝的人》、《瓦尔登湖》、《货币战争》、《活着》、《痒》、《青铜时代》它是《时代三部曲》之三,其他两本没至今没读过有些遗憾。
喜欢看书,记得小时候,不管是广告还是什么,只要是一张带字的纸片也能读得津津有味。随着年纪增长,读的书越来越多,可以说也影响了学习。上自习课也在读,回到家,先读一会儿书,再写作业。很佩服那时候的自已,只要看上一本自己喜欢的,沉入进去,恨不能一口气读完那时真的是心无旁鹜。现在好像没有了那种动力,可以好长时间都不动一本书,不知道是怪自己没有自控力,还是和现在的资讯平台越来越多有关系。人越来越不能静下心来,深入其境地读完一本书了。很怀念那个时光。
有一段特别痴迷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和卫斯理的书,百看不厌。后来又对各国名著感兴趣,几乎看遍了图书馆里的能看的所有书,最喜欢的要数《静静的顿河》、《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最喜欢的作家就是大仲马。国内的作家喜欢张贤亮,他的《绿化树》深深的震撼了我,为那个年代的人悲哀。后来网络小说盛行,在手机上就能方便的浏览海量书籍,真是爱书人的福音。很多网络作家的书都看过,最爱看的还是历史军事类,月关、酒徒、孑与2等作者的书一本不拉都看过。
《平凡的世界》是唯一一本让我感动落泪的书。书中的故事发生在西北的黄土地上,又写的是变革中的农村,感同身受,莫名亲切。那时对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平凡的世界》是精神的食粮,是前行的动力。书中最喜欢的是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冲破世俗的牢笼,最终却以悲剧收场,令人惋惜。在当下社会,能够理解作者的良苦安排,以死来祭奠美好的爱情,算是为爱情保留了尊严,免受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苦。
五亮河《末日失落帝国》,与西方不一样的科幻小说,与盗墓笔记和鬼吹灯不一样的地心世界探险故事,惊险,悬疑,穿越,打怪,给读者不一样的东方文化体验。有人说这是一本科学预言,所涉及的众多看起来神秘的超自然现象,正在被科学界一一证实,我也亲自见证过,在小说里刚看到的超能原理,在科普网文就能得到中外科学家的最新证据,新的科学原理顺理成章。
《红楼梦》我是忍了好久,才下定决心看的。那年,刚满十八岁。一入红楼,便废寝忘食,舍身忘死,用了一周的时间,我把《红楼梦》看完,看的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但是,《红楼梦》对我的观感是最深的,觉得它比我看过任何一本中外名著的文学性、艺术性、思想性都要深刻。当然这是个人之言,每个人看书的理解都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