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自然放松,指、腕、肘、肩四关节必能灵活运转,写起字来轻松自如。比如吃饭拿筷子,如果筷子抓得很紧,碗里的饭菜必然夹不到嘴里去,执笔的道理也是一样。 最为普遍的是执笔法中的五字执笔法。当代有关书法基础的教科书,都认定这种方法是正确的执笔方法。当代书法家沈尹默先生对五字执笔法极为推重,他在《书法论丛·书法论》中说:“书家对于执笔法向来有种种不同的主张,我只承认其中之一种是对的,因为它是合理的,那就是由二王传下来的,经唐朝陆希声所阐明的:擫、押、钩、格、抵五字法。”沈先生的观点是否有些绝对,我们暂且不论。但我们却从中看到了五字执笔法的影响力是广泛而巨大的。
“书法”的规则和意义是指其书写的实用性和规则与技法性的问题,因而不能完全作为“艺术性”来理解。其实,书法的发展史到了唐代就已经完备而确立了。我们中国古代的文明和文化历经千年,寻着甲骨文文字、篆、隶、草、行、楷一路走来,造就了世界文化中最璀璨的方块字-汉字。这种发源于象形的文字,最终符号抽象化到唐代正式的使用“楷书”。所谓的“正楷”一词,就是说明它的正式、完备和肃整性质。它系统而全面的形成了自己非常完整的体系,千年来传承有序。所有使用汉字国家,及其书法家们都不能够撼动它的基石和文化基因。——摘自《且论中日韩三国的书法艺术-刘涌》
不可诋毁他人的字,尤其是公开场合。也许他真的写的不好,也许你真的懂书法,对书法有几十年的研究,你可以选择沉默。要知道,每个行业都有混饭吃的人,毁人饭碗的事情做不得。如果你根本就没拿毛笔写过,或者坚持不懈的写过10年以上,你最好保持沉默,或者也可以赞美,还是不要发议论。那样很容易暴露自己的无知。眼低手必低,手低眼也高不到哪里去。如果你书法有一定高度,你看到比你弱的还特别张扬的人,微笑就好,因为真懂书法而愿意听你的建议的人,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否则你说了白说。反而降低自己。
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的背景。书法理论与技法具有一定法则:包括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笔势等内容。书法笔法是其技法的核心内容。笔法也称“用笔”,指运笔用锋的方法。字法,也称“结字”、即字的间架结构:是指笔画搭配、排列、组合成字的形式和规律。章法,也称“布白”,指一幅字的整体布局,包括字间关系、行间关系的处理。墨法,是用墨之法,指墨的浓、淡、干、枯、湿的处理。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及艺术。它是汉字书写的一种形式。
书法,是书写汉字的法则,它要求书写者遵守古人的书写方式,点划和汉字的结构,楷,行,草,一定要遵循古人的规则,这一点不是守旧,而是传承。如果做不到,就不要谈书法。最后就是章法,是一幅作品的布局。在书法领域里求创新是错误的,必须实实在在的写,一个人写了一生也不能成为书法家,就是没做好这三点。想成书法家,还是有很大难度,因为知识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你的文化底蕴直接影响了你的作品。所以书法家不仅写字好,知识面特别是古代学问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书法的基本规则是:字的笔划结构、字的笔划比例、字的笔划规范。字的笔划结构是:字的组成部分,如果是写比较正楷的字,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写行楷、行书和草书等,那有的笔划都省略了或被简化了;字的笔划比例是:字的组成是由左右、上下、半包围等,那么它的偏旁部首所占的位置就应该比主体部分要小些,不要喧宾夺主了,这样的字看起来才自然美观;字的笔划规范是:字的有些部分,该直的直,该弯的弯,该圆的圆。如果过于改变笔划的形状,也会影响字的美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