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刘还在打麻将时我就在看《科幻世界》了,大刘第一部作品《鲸歌》印象里并不出彩,《带上她的眼睛》只能说小有成绩而已。直至《地火》,震撼的《地火》,深深共鸣的《地火》,从此买《科幻世界》先找有无大刘新作,转头01年8月神作《全频带阻塞干扰》横空出世,感觉可以封神。其后在06年连载《三体》之前,又陆续发表《流浪地球》《乡村教师》《中国太阳》《朝闻道》《诗云》。。。。等等短篇,只让人惊讶于大刘作品成长成熟的速度,那真是科幻文学爱好者最惬意的时光!其实除大刘外,《科幻世界》还交流发掘培养出王晋康、何宏伟(何夕)、潘海天、罗隆翔、钱莉芳、赵海虹、程靓波等等一批优秀的科幻文学作家,有的甚至是从高中生中培养出来的,由此可见,杨潇阿来等主编是中国科幻界的大功臣!!可叹《科幻世界》这当时世界发行量最大科幻杂志,竟毁于一小小官僚之手!!!今年看完电影《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从故纸堆中找出刊登这两篇文章的《科幻世界》,又想想近七八年未买过了,一时唏嘘不已,聊以此文做个念想吧!
故事情节介绍。大致上可以理解为,三体作品结合中国魔幻神话合体。体现国人的一种人性(伟大的一种情怀)吧!三体完全脱离了现实生活。(西方经典的科幻里有些题材。会是未来社会所能发生的故事因素编成的电影,包括里面的一些生活道具,现代科学或者未来将诞生的科幻日常生活用品。呃!)。中国的刘慈恩三体就像是在欣赏一部艺术品。普通大众无法吸收的养分。对生活和未来没有多大的帮助,所以这种三体科幻是毫无灵魂,毫无价值的。重点:……说科幻提材是遇见为了对现实有所帮助的某些情节或者灵感创造。这才是科幻片的价值所在。
刚开始看三体三死神永生,看到云天明的处境时,我很难过也很愤慨。亲姐姐因为世俗的苟且想要他的命,心爱的女人因为所谓的人类未来更要他生不如死或者说要他去三体中做比死更可怕的事,看着在执行安乐死房间里独自咆哮的云天明,好可怜,好可怜,天啊,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程心满怀期待地看着云天明时,云天明能怎么选,能怎么选,可能,可能对于癌症晚期他来说,能再满足她一个愿望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吧。唉,最毒妇人心,尤其是那些为了达到目的不折手段的女人,可怕,温柔的可怕😱😨
大胆到疯狂的想象,构造出令人信服的幻想世界。而这些超乎寻常的幻想无不以坚实的物理法则为支撑。它是地道的硬科幻,为世界科幻文学树起了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作品中有一个小小的瑕疵:说某物是另一物的一倍,其真实表达的含义应为“两倍”。作为工程师的大刘不知怎么搞错了这么基本的常识。请认识大刘的同志们告诉他,再版时改过来(作品大概有近十处之多,我在每一处都做了记号)。瑕不掩玉,《三体》以其恢宏的气热碾压所有的“大师”们,当之无愧地摘得科幻文学皇冠上的明珠。
大刘的科学构架大体都是当今比较成熟的理论,很少用那些奇奇怪怪的猜想和理论,从科学角度来说已经比世界上大多数科幻作家严谨很多了。大刘的优点呢 就是脑洞无限大,构造框架能力极强,简单的几个基础理论都能构建完整的世界,三体星的设定太巧妙了,流浪地球的核心科学理论也都很简单,但除了他谁能想到这样的故事,构建如此完善的体系呢?如果大刘是成长于科幻文学成熟的国外倒还合理,中国科幻文学在他之前还很小众,且不成气候,能在中国横空出世,只有天才才能形容他了。
刘慈欣笔下的杨冬几乎也是同样的路数,并且杨冬受到的冲击绝对只比埃伦费斯特大,不会比埃伦费斯特小。毕竟埃伦费斯特只是发现物理学有了新的规律,但是杨冬是发现物理学规律压根就是人类的臆想,根本不存在(尽管事后证明这只是一个假象)。(不过埃伦费斯特是在“饱受折磨”之后才自杀的,杨冬是没几天就自杀了,可能更激进一点。)要说这表现了大刘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恕我不能苟同,毕竟历史上真正发生过这种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