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一直都存在,在一些大型祭祀、重要纪念活动、民俗节日常常能看到汉服的身影。比如武汉大学的樱花节,就有一大批美女穿着汉服,不也十分漂亮吗?穿着汉服祭祀,体现出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恢宏的礼仪。尽管其中有作秀的成分,属于形式主义。但是国家应该提倡这种仪式,这种恢宏的气象至少可以让人产生敬畏之心,敬天地,敬祖先,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气息,继而喜欢上汉服。
我觉得应该传承,首先,我觉得衣服的多样化并不是抛弃传统服饰的理由,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在过节时候穿出来特别美丽,我们华夏族实际上正是由于有华丽的服饰才称为华夏族,周边民族都受到了华服的影响,其次,传统的文化礼仪都是以华服为基础的,我们身穿华服才可以更好的理解传承传统文化,最后,华服是美丽的事物,美丽的事物是不会消失的。
时代的车轮在滚滚向前发展,我们展示汉服的美好与特别意义,在特殊的日子和场合重温旧梦无可厚非的,但现在大量地去鼓励穿戴也没多少意义,因为现代人穿衣打扮更时尚、更有品味,并充满现代感,着装更随意而凸显女人的身材与气质,不会千篇一律地套上汉服出行,历史就是历史,历史只有回味,不能咀嚼,更不能重复与倒置,让我们在回味中畅想美丽的过往吧。
汉服很重要,汉服与中文一样重要。是我们中国文化组成的一部分,而汉服又非常美丽。那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凭什么不继承汉服,作为民族服装,他本身不仅仅是一件衣服,更代表一个民族外在的审美,精气神。尤其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交流越来越频繁的时候,除了肤色,你来自哪里,哪个国家或许只有身上穿的服装最简单,最有效的区分吧。
汉服同书法一样,属于一种文化艺术。奇怪的是,大多数人都很尊重传统书法,却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汉服。谁要是穿着汉服走在大街上,肯定会被人所鄙视。其实,这是一种少见多怪。如果大家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就不会笑话人家穿汉服了。反而会竖起大拇指,对其赞叹有嘉。
服饰是时代的标签,是文化的标牌,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服饰传承着历史文化的印记,史学家研究历史,离不开研究那个时代的服饰文化,也会用服饰的布料,样式来推测当时的纺织水平与当时的文化习俗与人们的喜好,汉服也不例外,它传承着特别历史时期服饰文化的高峰,是汉民族的典型代表,汉服宣扬着民族的文化的优雅的品质,传承汉服曾经应有的地位与特色是必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