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说没落,只能算是回归娱乐小说本来位置。武侠小说脱胎于公案、短打评话,自平江不肖生起,民国出现了一批武侠小说家,北派的还珠楼主,宫白羽,郑证因,王度庐,朱贞木,南派有姚民哀,顾明道诸家,可谓盛极一时,后来连言情大家张恨水也忍不住试手武侠,后因种种原因文人南迁港台,郎红浣的《古琴哀弦》在40年代也红极港台,再后现实中两派掌门登擂比武(虽然是互论王八拳),武侠再次大热,这时两宗师横空出世,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金庸的《书剑恩仇录》开起新派小说,再稍后有一代怪才古龙首次引入西方侦探小说的写法开起新新派的又一高峰,当时的武侠名家层出不穷,如卧龙生,司马翎,伴霞楼主,诸葛青云,南湘樵子,箫逸,柳残阳,陈青云,曹若冰,秋梦痕,独孤红等诸家!正是这些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作者的作品满足着各个阶层不同读者的需求,时人言及武侠必论金庸,殊不知金庸当时连载的《射雕英雄传》正力拼张梦还的《沉剑飞龙记》,如果当时输了,还有没有金庸如今在文坛的地位也是难说!通俗小说在文学史的地位一向偏低,如大仲马的作品在中国读者中也是耳熟能详,如《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王后的项链》《二十年后》《玛尔果王后》《蒙梭罗夫人》等等,但大仲马的文学史地位还及不上普鲁特斯,金庸的地位大约等于大仲马,当然金庸的《鹿鼎记》有时丰富的时代背景指向,神龙岛的韦小宝那篇译文“羽冀辅佐,罔不丰登”诸言绝不是一个教派所能承受的,其中暗喻,读者自然心明,然可惜的是金庸不肯将韦小宝写死,却又让他领兵出征签定尼布楚条约,虽显大师信手拈来的手段,却极大削弱小说的现实意义,否则纵及不上《阿Q正传》的典型社会的典型人物,也要超过《官场现行记》,堪与《儒林外史》比肩!最后说一下金梁古之后的又一宗师黄易,黄易作品先期作品如《大剑师传奇》《寻秦记》(他和席娟的《穿越时空的爱恋》谁更早一些,开穿越流先河)《覆雨翻云》仍不能脱以情色诱人的旧窠,至《大唐双龙传》才臻宗师境界,开一派之盛典!
武侠小说至《大唐》而己似无佳作了,后有龙骧子,剑亭两位用所谓的奇情(开后宫)、奇遇、奇功做为卖点,很难吸引有一定品味要求的读者了,当然对于只要求所谓“爽”的读者来说还是有一定看点的!
武侠小说的火有时代的烙印,在精神娱乐匮乏的年代,大批优秀的作者进入市场,也的确写出不少精品,但随着人们文娱生活的丰富起来,优质作者的退出,武侠小说归于平淡也是正常的!
太简单不过了,第一,现在读者对武侠小说没那么大的吸引力了,特别是年轻读者,思想多远化,前端化,新奇化,对侠义江湖没什么兴趣和概念。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现在还有几个真正的文化大师?写武侠小说要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现在的不管是年轻的还是稍微老点的作者,已经没有老一辈的文化底蕴和文字功底,也就写不出优秀的作品,就算又好的构思也写不出纯正武侠味道。另外现在的作者也缺乏足够的社会阅历和经验,也就无法刻画出栩栩如生,印象深刻的人物,也刻画不出古朴社会的风土人情。像老一辈作者金庸,古龙他们是读了大量古代书籍典故,经历了之前社会动荡的坎坷之路,积累了大量的社会阅历经验,才能写出如此优秀的作品。所以我敢说,现在基本上不会出现像金庸,古龙那类优秀的武侠小说家了。有写出来的作品也是有其形无其神,像鸡肋一样乏味。
说武侠小说没落就要明白武侠小说的核心,如果说核心是各种奇幻武功的话那么武侠小说就没落了,因为各种奇幻武功过于虚假,即便金庸大师曾经试图在小说里将其描写的近乎合理真实但是随着社会进步这样的做工终究徒劳,因为在如何逻辑自恰也比不上科学为根基的科幻让人信服。另外各种武功写的夸张一点光怪陆离一点就成了玄幻或者修仙小说更加虚幻无实际意义。
如果说武侠小说的核心是一种侠义精神,那么武侠小说从没有没落,武只是一种方式侠才是核心精神,方式变了精神没变,警察,医生,律师都是侠,每个人也可以是侠,所有的小说只要包含武侠精神的都是广义的武侠小说。如此说来武侠没有没落。
关于武侠没落应该说精神上武侠永远不会没落,但是武的形式上武侠已经没落,而且永远成为历史。
我记得明清以前诗词曲赋才是主流文学,四大名著,三言二拍写得再好都是不入流,再往前去连诗词都不算了,古文才是文学主流。可现在很显然小说才是文学的主体,所以你看穷困潦倒的文学家往往都是诗人。内容也是如此。红楼聊斋,包括外国的双城记,乱世佳人,我估计当年刚出来的时候肯定带有一点流行文学的色彩,并不被那个时代的主流文学所看好和接受。但时代在变化,曾经的非主流完全可以变为主流,前提是写得好,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题材不是重点,我觉得武侠小说只要能写得好,也完全可以被主流文学圈接纳。毕竟,当年的蒲松龄曹雪芹哪里能想到两百年后,自己也算是文学大家?
这是普遍现象吧,很多行业都有这种趋势,如游戏界的吹魔兽,吹csgo,电视界的吹老西游老三国,这些人大部分(不绝对)是老粉,那些他们眼中的经典作品是他们美好的记忆美好的舒适区,他们懂他们擅长,而不断进化不断淘汰的新事物他们不可能样样精通也无法像婴儿一样从新学起,于是就有了你们这些都不行还是要某某某的才经典之类的话语,实际上哪个后作不是吸取了前作的经验做出的啊,有的人就是不喜欢接受新事物,喜欢自闭,说什么老一代才经典的就像说恐龙能摧毁现代人一样,实际上现代社会恐龙会被干翻。
你要这么想,在古代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年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年代。首先不会大写鬼怪毁天灭地。再不会随便写穿越幻想一统天下。所以武侠就是那个时代一个普通人可以做到的巅峰了。现在呢,穿越当皇帝,毁灭宇宙乃至多重宇宙,创世,这些都是轻而易举的。干嘛还看武侠呢。(虽然这些里大都没有跳出武侠的套路。)武侠里飞檐走壁已经是妄想的。新的时代,很多人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并没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