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文艺工作者,故名思义,就是搞文学艺术的,他们写文章、写歌、写戏、写相声…。每一首歌,或一处戏都是文艺工作者们精心设计的。他们知识渊博,博古通今,更重要的是深入群众生活,熟悉各类人物,才能写出烩炙人口的好作品。所有台词、剧目按排、都是他们的心血。而戏子,也就是演员,他们也不间单,能把一处戏、一个节目表演得淋漓尽致,生龙活虎,使观众动情,就全靠他们了。这本身二者之间都没错,他们把欢乐带给人们。在旧社会称为伶人、戏子,被列为下九流,死了无权进祖坟地,倍受岐视。是新社会把他们解放出来。但是个别人忘本,不尊师训,自高自大,偷税漏税,搞得社会影响极坏。多数人还是有道德底线的。最重要的是媒体导向,应多表扬多宜传些英雄人物,模范之类,少宣传哪个戏子怀孕啦,又离婚啦,多搞些正能量。
“文艺工作者"是新社会对从事文化艺术工作人员的客观称谓,包括戏曲、音乐、舞蹈、影视、曲艺、美术、文学等方面的从业人员。“戏子"是旧社会对从事戏曲行业人员的蔑称,唱戏是低贱行业,所以有“王八戏子吹鼓手"的排列。解放后,早已不用“戏子"这个称谓了。今天,有人又用“戏子"加到一些影视界人员的的头上,重拾鄙视的旧噐,这一方面说明影视界确有令人不满意的地方,而另一方面用戏子帽子压人的做法未免陈旧,不是以理服人。
文艺工作者是有人格有道德的,宣传社会正能量,是为人民服务的,按贡献大小和社会分配方式取得与其他工作人员相同比例的一份工资和社会福利。戏子无人格、无道德,借改革开放口号,卖弄风骚,不求上进,大肆敛财,对老百姓、对社会、对国家毫无贡献,古人云:“戏子误国!”
文艺工作者是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只是分工不同,他们与劳动人员拿同样的报酬,他们分工宣传正能量。戏子过去位列农民之下,虽然与文艺工作者职业相同,但戏子唯利是图,奸淫吸毒无丑不做,为了钱财不惜丟掉人性、丟掉尊严、甚至认贼做父。
在文艺界工作或者参与文艺事业的都可叫文艺工作者。给人的生活带来欢乐,给社会发展带来正能量,给人们前进带来方向和目标。可有些文艺工作者不学无术,用通俗低级的表现来践踏人民的心灵及情感,歪曲道德和人性的本质,人们就叫成了戏子。
我觉得文艺工作者就是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和德艺双馨的演艺界人士。所谓戏子!原是旧时对“下九流”的轻蔑称呼。下九流中就包括戏子这一行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