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大多数父母年迈,孩子不上高中就上初中,可谓上有老人要照顾,下有孩子正消费,平常就责任重大,过年更不必说。如果身兼婆婆,操持家务定然繁忙。岳母在年初二也定然少不了待客之道,喜庆中免不了忙碌。作为一家之主的男人,备年货,七大姑八大姨都得拜访探望,必然是一笔花费。可谓富贵人家是欢欢喜喜过大年,贫穷些就无限愁肠在心间啦。
小时候啥也不懂,无忧无虑,可以说只知道吃喝玩乐,再加上过年有好吃的、新衣服、压岁钱,大人置办年货,跟着赶年集,又非常热闹,所以感觉非常快乐。现在长大了,为生活的各种琐事所困扰,而且过年的所有事务都要操心置办,打扫卫生啊买年货啊走亲戚串门该拿什么东西啊,最重要的是过年就意味着又老了一岁。
小时候农村的年问味很浓很浓。那时候还没改革开放呢。人们都很团结。人们都很善良。每到过年时都会相互走动,没有为利益勾心斗角。所以每到过年大人小孩都很开心。有着浓浓的年味。现在人人都把钱放到了第一位。人情淡了。见面都不打招呼了。很想回到小时候。
刚出锅的饺子热腾腾,吃的人心里一阵儿舒坦。一个劲的多盛点多吃点,为了多吃点肉,能把自己撑到哭,现在的生活早已不再为一点肉等到过年,大鱼大肉的生活让人居然开始怀念粗粮的生活,有时候人活的“糙”点也好,没那么多规矩。
总记得小时候盼着过年,炸油糕,油撒子,压年糕,最让人激动的就是压岁钱了,小时候没有攀比的风气,钱一发一大帮小兔崽子就去买鞭炮或者玩具,然后在村子里外疯玩一天,爸妈满村子叫吃饭,老妈大嗓门一喊,村子外都能听到。
累!真累!年前备年货,上有老下有小,谁不满意年都过不好!压岁钱该包多少?去拜年该备什么礼物?先去哪些亲戚家?不光身体累,心也累!我爱我的传统,也爱我们的民俗,可是衍生的那么多事情真是累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