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和写字既是一回事儿,又不是一回事儿,书法成为书法家自觉的艺术追求。书法的产生,是离不开书法家的。我国第一位书法家,应该是李斯,他一向被看作是小篆的创始人。从李斯开始,开始逐渐出现越来越多的书法家,书法家的个性风格,开始逐渐引领时代潮流,独领风骚数百年。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书圣”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二王的书法美学思想一直影响到现在。随后,唐、宋、元、明、清,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书法流派和风格。
复归自然,写字就应该是书法。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不知不觉来到了当今社会,现在人们已经不使用毛笔了,书法似乎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那些号称书法家的人,开始朝着丑乱怪的方向发展,人们越来越对书法嗤之以鼻。而这时,我认为,应该提倡这样一种精神:写字就是书法,让我们回到最初,复归自然,回到书法的最初追求,让我们认认真真写好每一个字,在写每一个字时,能够撇来流俗,认认真真把每一个字写得美一点、漂亮一点。
写字是写字,书法是书法,两者之间不是一回事。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这个道理非常简单的,字,可以随便写,写出来能让人看懂看明白就可以了。而书法则不同,书法,是有书写法则的。凡学书法者都知道,篆书有篆书的笔法和字法;隶书有隶书的笔法和字法;草书有草书的笔法和字法(草书符号);楷书有楷书的笔法和字法;行书有行书的笔法和字法。如果书写者不按各书体的书写法则去写,那就不能成之书法而是写字了。
写字和书法是一回儿事儿,汉字以实用性为最高目标,写字就是书法。这是汉字最初产生的时期,汉字以实用为最高目的。这时候,没有产生书法家,写字就是为了实用,比如早期的甲骨文、金文、籀文。这些流传下来的作品,严格来说,在当时并不能算是书法,人们并没有艺术的自觉,只不过是简单地想要把字写得规范、好看一点儿而已,所以只能算是写字而已。只不过,这些流传下来的汉字,被后人追认为书法。
书法除了严格要求书写法则外,还要讲究用笔(起笔、行笔、收笔)的提按顿挫,以及点画的艺术性处理、线条质量和字的技术含量高与低的处理、字的大小,卧挺、宽窄、笔画的粗细、用笔的轻重、书写的流畅度、墨法的变化、书法文化的渗透,传统的继承、艺术观赏性,等等。如果达不到以上所说,那就是写字而不是书法。
书法和写字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书法理论的发展,让书法完全脱离写字的范畴。随着书法家的大量出现和他们的书法实践的日益丰富,开始出现有关的书法理论。尤其是唐代,“唐人尚法”,法度的规范和严整,推动了书法不断向前发展。而到了清代,属于我国古典文化的集大成和总结阶段,书法理论也得到极大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