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他的《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他在《随想录》中深刻反思;他在《随想录》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杜甫,可以说是古诗频率出现最多的诗人了吧,登高、秋兴八首(其一)、客至、咏怀古迹(其三)、蜀相、登岳阳楼、兵车行、旅夜书怀、阁夜、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望岳、春望、江南逢李龟年、羌村三首(之三)。
艾青,当时学过他的一首诗,《我爱这土地》,诗人借土地抒发自己对处于日本铁蹄蹂躏下祖国深沉的爱和为国献身的热情。表达了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爱之情。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孔乙己》,《少年闰土》,从小学到中学,每次课本里都会有他的一两篇文章学习,尤其印象极深的是当时朗读课文,真是读起来很费劲。
杨绛先生,很喜欢她的文字,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高龄仍成书《走到人生边上》。钱钟书曾给她一个最高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钱钟书,在他的围城里,深刻的影响了我的婚姻观。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无论对婚姻也罢,对工作也罢。就如结了婚的想摆脱,不结婚的想结婚(方鸿渐结婚前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