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写的书是雨果的《笑面人》。初中的时候吧,翻来看了看,看不懂,不好玩,后来算是一种偏执,我还是多翻了几遍,没意思。后来高中在外面上学,家里的课外书就像被打入了冷宫,再也没有时间让我去静静的读,静静地享受。直到去年大一放假,偶然就看到了它,想想当时读的时候那么晦涩,现在看来简直就像一年级读物,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印象最深的就是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到哪里都是中学课本里面的“钉子户”,只有在经历了一些挫折之后再读鲁迅,才发现他的文字扎心概率完胜朋友圈毒鸡汤。
小时候读《老人与海》就觉得是一个老人钓鱼钓了半天还没收获的故事,现在才明白,打败来自大自然的挑战,难道不是正经事吗?带回鱼骨战利品,难道不是回报吗?
《三国演义》
小时候超级不爱看,根本不明白这些打来打去乱成一锅粥的故事到底讲的是个啥!
现在我能看进去了,而且还很喜欢,这明明说的就是一群高智商危险人物肆无忌惮的造反的故事么!
《红楼梦》吧,小时候总觉得里面的文字艰涩难懂,而且人物感情还很乱。总是没有兴趣读下去。但是大一点了才知道里面一代世家衰落的悲哀。还有随着对红楼文化的一点点了解,才了解红楼里每个角色身上的那种悲哀……
小时候没有感情的经历读张爱玲的小说,觉得有些造作繁复,现在才明白一个真正的大家闺秀于乱世间的那种矛盾和阵痛。她用华丽的文字描写现世的悲欢是,字字句句才那么犀利,仿佛一面透彻的镜子,将世间大爱大恨都照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