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其实是一本非常难得青少年读物,贾宝玉、林黛玉这些主人公都是十二三岁的少年,很多人物的对话、行为处事都必须放到十二三岁的年纪去看方才说的通。但是十二三岁读红楼梦,很多地方常常是读不懂或者被忽视了的,等到年岁渐长,很多细节再回味起来才会恍然大悟。
读《红楼梦》最重要的是学会去思考,不仅是思考命运人生这样大的哲学命题,同时也可以去思考一些很小的细节,在细节中观察他们的生活与习俗,那个时期的艺术发展。要知道曹雪芹当年的红楼梦,养活了多少作家?红学之所以兴盛,正是因为思考的缘故。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林黛玉的自卑情结是命运所赐,也以此写成了她的命运。
很触动内心的,《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作者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腐朽本质。封建统治阶级奢侈腐化,入不抵出,及其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加之官场黑暗,铸造冤狱皆跃然纸上。
起初感到的是宿命的无奈,后来感到爱情的凄婉,再后来发现诗词的精致与唯美,对于这本书,众说纷纭,见仁见智需用心体会,才能感受到作者之言"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悲凉。
感觉红楼的故事琐碎,可是因为情,风味尤见丰厚。这个故事从情执开始,在繁华热闹里上演,在曲终人散里了结,万般终究如梦无痕。故事的最后似乎人人有悟,说到底仍是悲凉辛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