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潜意识中总是这样认为,人的外貌和内在品质之间是存在联系的,比如人们通常认为热情的人常常对人比较亲切友好,就会自然而然的去补充一下容易相处,一般极富幽默感,爱帮助人而冷漠的人,常常比较死板,不近人情,于是人们对某,就会自然而然的去补充与之相关的其他特征,这种从外表只觉内心又从内在性格特征泛化到对外表的评价的现象,就是产生晕轮效应的主要原因。
以貌取人在有些时候是不可取的,外貌出众的人由于自小都受到众人的追捧,老师的照顾、家长的溺爱、社会给予的方便等等,而外貌平常的人则没有这些待遇,这促使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会更加努力,性格也更加随和,没有骄纵,没有偏激,这样的人性格会更加完善,更容易取得非凡的成就。如马云所说:“一个人的成就与外貌成反比”。
由于以貌取人所获得的种种优势,使得一些善于伪装的人估计去对自身加以修饰和妆扮,达到使这种优势最大化的目的,然后利用这种优势去赢得别人的亲睐获得物质或者感情上的收获,也就是所谓的“衣冠禽兽”。对这种人如果还抱着以貌取人的态度的话,不仅会使人产生判断失误,往往还会付出惨痛代价。
心理学家戴恩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先让一些人看另外一些人的照片,这些照片中的人形形色色,各不相同,最后让这些人从特定的方面来评定照片中的人,结果表明,被测试的人赋予了那些看上去比较英俊和有魅力的人,更多的理想的人格特征,比如沉着冷静的,对于他们有更多的好评。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是的以貌取人往往会导致判断失误,中国自古就有“大隐隐于市”的观念,要想隐于市必须使自己看上去跟普通人不容易区分,也就是不能过于出众,当然这些大隐的做法当然会导致以貌取人者判断失误了。
我们常常把自己的某些心里想法,没来由的附加给对方,这种人际知觉的投射倾向是不自觉并且不合理的,一旦我们自己不加注意,没有清醒理智的进行思考,就很可能对人对事产生各种各样的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