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伤心处,长亭更短亭”。原本只是用来歇脚休息的所在却慢慢演化成为文人士大夫笔下离别与送情的哀婉之地。宋代,凡饮水处皆歌柳井词的柳三变要离开京城,心上人和他依依不舍。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他于是作了《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道尽了恋人分离时难舍的别情,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南北朝时庾信《哀江南赋》已有“水毒秦泾,山高赵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的句子。倪瑶注《自孔六帖》“馆驿”条中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之说。弘一大师(李叔同)的《送别》更是让人感触万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以孤篇压倒全唐。
当然是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当时还不懂许多事情,对曹雪芹先生苦心十年写出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并没有太多感觉,对“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句没有过多感触,单单记着了贾宝玉拿着琵琶唱的一首《红豆词》,想来,那应该是我人生第一次感受到文字之美。之后的时光里看了不少更好的诗词歌赋,光是《红楼梦》里,就有不少意境内涵远胜于《红豆词》的。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