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解读《关雎》,将它放回了最初发生的语境,认为这就是一首纯粹的爱情诗。而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古代社会,《关雎》被作为人伦教化的典型来解读传授。《毛诗序》开篇便阐明了这首诗的意义:“《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毛苌是汉代传授诗经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后世理解《诗经》都要建立在他的阐释基础之上,他为《诗经》作的序言被称为《毛诗序》。毛苌认为,国风的风是讽喻劝诫,《关雎》篇是在劝诫夫妇之间应该遵从怎样的伦理道德,夫妇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夫妇之间关系稳定就决定了社会关系的基本稳定。《关雎》篇具有引导伦理道德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意义,因而会被放在《诗经》的开篇。
爱情是人类永远的主题,也是文人永恒的话题。《诗经》的风虽然是一些民歌,但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的是呗。爱情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当我们的老祖宗闲暇之余,总会想些romance来调剂一下贫瘠的生活呗。
《关雎》是人类情感伦理的开端,《关雎》深刻体现“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人伦
教化功能,观照真实的社会具象,再以人伦教育之、开导之、成就之。讲的是君子
淑女之道。
从历史兴衰的角度再看,殷纣之亡由妲己,周幽之乱起褒姒。其衅每起自阃闱,历史的教训,先贤不能不思考。因此《关雎》最为《诗经》第一首,是隐含着先贤治国以及民族优秀发展的期望,其用意值得回味。
就跟兰陵笑笑生所作的那部作品一样,她总是会以最刺激人心的一个部分作为它的开头,这样能够吸引最多的读者,因为爱情是绝大多数青年男女所追求的东西,所以以这篇为首的话会吸引更多的人。
我认为这么做是因为关雎篇幅比较浅显易懂。倘若开篇之作,直接来一个相对比较难的,会让人读不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