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会是出身皇族吗?屏山个人认为一定是。她的茶具出卖了她的身份,她与贾家的关系也是,贾家是国公门第,而妙玉却是需要国公府屈尊给她下帖子的,比国公门第再高的,只能是王爷了。小说里其实写了两大政治派系,一派是风头正劲的忠顺王府,一派是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四大家族显然和后者走的近,这位老千岁为自己准备的樯木棺材板就放在薛家的铺子里,后来他坏了事,不是给秦可卿用了嘛。和薛家好,当然和四大家族关系都不错,老千岁坏了事,老千岁的女儿贾家给予收留当然讲的通,栊翠庵在深宅大院内帏,别说是外人了,就是贾府里的那些男仆和进不得二门的男女人等是一概进不来的,妙玉隐藏于此,当然千妥万妥。只是,贾家最后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妙玉失去最后一块庇护之所,为那个肮脏的世界所秽污,作者怎忍心给妙玉如此不堪的结局!
根据某些红学家的探秘 妙玉居十二钗正中 是曹公有意为之 前八十回出场甚少 不太合常理 再结合其判词和曲子 后面必有大幅文章于她 大观园中秋联句 黛玉和湘云得二十二韵 此时宝钗已出局 她一人得十三韵续完 其内容多隐伏她是贾府落败后的拯救者 不过还是失败了 其身份必高过贾府……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丁羲元专属论文《妙玉——金陵十二钗第一人》 周汝昌说红学史三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之一 另外两个《红楼梦新证》和张爱玲的发现林黛玉是个虚构的 随便说一句 曹公为什么虚构林黛玉 妙玉原型的分身? 秦可卿原型的分身? 还是另有其人不变明表 有待新发现
妙玉常说‘古人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妙玉自称为‘槛外之人’,又常赞文是庄子的好,故又称为‘畸人’,他自称是畸零之人。我们知道宝玉是推崇庄子的,《南华经》也多次出现在宝玉案边,但妙玉以“槛内人”之名下帖为宝玉恭贺生辰,宝玉却不得其意,还是邢岫烟为宝玉解了惑,就是庄子“以勉蹈于铁槛之外”“死生存亡之一体,”“相忘以生无所穷终”的出世思想。在得到宝玉以“槛内人”“世人”的自谦回帖后,妙玉自然引宝玉为知已,至此,宝玉对妙玉的感情也有了一些崇敬和神往,自然,妙玉说黛玉是个俗人也就好理解了,李纨自然可厌妙玉的为人。
栊翠庵品茶,妙玉捧的“雕漆填金云龙献寿小茶盘”,用龙纹饰除了皇家,其他人家用那是违制,奉贾母的是成窑五彩小盖钟,成窑是明代成化年间的官窑,给众人用的则是官窑脱胎填白盖碗。我们要知道,官窑那是专为宫延供应所设的瓷窑。妙玉和薛林、宝玉喝体己茶时,妙玉嘲笑黛玉将梅花上收的雪水认作旧年雨水,竟是个大俗人,妙玉的茶具都是珍奇古董,妙玉将自己的绿玉斗给宝玉用,宝玉说她们用古董,为什么单给我一个俗器?妙玉说:“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们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从妙玉系列茶具可以推断,妙玉和皇家一定有关系,否则普通官宦之家有龙纹饰、官窑这些东西,足可以治罪了。
妙玉出家时在玄墓蟠香寺修炼,后来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于是师傅带她上京在西门外牟尼院安身,后来又被贾家请进大观园。这就很奇怪,妙玉一个父母亡故,自已又出家修行的弱女子怎么就“不合时宜”了?又碍着权势什么事了?妙玉的老庄思想的确不符合统治者的治世规范,同样思想的贾宝玉,世人不也写了两首《西江月》讽刺他嘛,也说的过去,但为权势不容,这只能是政治因素,妙玉家里遭受变故,应该是政治斗争败了,妙玉因早年出家而躲过这一劫,但家族的祸事并未完全消解,还可以连累到她,所以妙玉不能公开身份,甚至都不好公开露面。而住进内帏大观园中真是最好不过的隐匿之地。
《红楼梦》这部古典文学作品既是阴阳写文,也是阴阳写人的。按阴文中的敷设解来,16岁的秦可卿是诈死并以宝珠名转移珠宝出宁国府的。两年后,易容的她易名妙玉入住了大观园内的栊翠庵。这个“阴阳女”是十二金钗中最高的尊者,也是大观园内宁荣利益的忠诚维护者。她的人物形象就是大唐武周朝皇帝武则天的缩影。正面理解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意义,就是对“男尊女卑”礼教的嘲讽,那个人没有顶礼膜拜于她的脚下;反面理解就是“悟空”了,最后终遭强盗劫持,无字空碑!破“男尊女卑”封建礼教之人,反遭“无后为大”人生信条之捉弄:无子空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