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大文豪苏东坡晚年丧妻,与儿子儿媳妇住一起。儿子有点呆。一日久没进书房的苏东坡来到书房,桌上布满灰尘,闲来无事的东坡用手指头在布满灰尘的桌上写了行字。“青纱帐里一琵琶。纵有阳春不敢弹”这时儿媳妇进来看了公公写的,在下面续写了一句。“公公若想弹一曲,肥水不流外人田。” 刚写完儿子进来了,苏东坡忙用衣袖拂出桌上的字,儿子问:“父亲在干什么?”苏东坡忙答:“抹灰”。从此“抹灰”不胫而走,又因过去在灶边扒灰的必是烧火佬,所以公公又俗称“烧火佬倌”。
有很多地方在结婚的大喜日子里,为了活跃“婚礼”上的气氛,让老公爹出门代替儿子迎接。在我们湖北宜城那地方,儿子结婚时,在婚礼上就要恶搞老公爹,有的让公爹挂一把扫帚,寓意"扒灰”;有的把面粉倒在老公爹头上,同样是“扒灰头”的意思;还有的还给老公爹戴一顶纸糊的帽子,还有的在胸前挂一纸牌子,上面均写上“我是扒灰佬”或者是“正宗烧火佬”五个大字。以上这些习俗都是为了把婚礼的气氛搞得热烈一些,喜庆一些。
烧火佬,在重庆地区,从旧社会就流传下来,有这么回事。就是结了儿媳妇的公公,我们称老人公,就当烧火佬了,这是句玩笑话。世上也真有其事,就公公与儿媳乱搞两性关系。流传于过去,过门的儿媳早起来做饭,公公光着下身在灶门前添柴燒火,聪明的儿媳抓起一沱饭巴对他说,你饿急了吧!先拿去吃吧!一下处在公公的鸡毛上,巴倒烫!害得公公刨都刨不脱。
烧火佬,诙谐调侃用语,烧火佬一词最早出现于民国初期的苏堰祠堂,位于重庆江津区板桥乡, 它一直是一句调侃(玩笑)用语。
结婚时候的烧火佬,相信大家都见过,主要还是为了捉弄新娘新娘而来的。然后,结婚三天无大小,所以把新郎的老爸也搭了进来。
“烧火佬”在我国很多地方是指娶了儿媳妇的老公爹。“烧火佬”和“扒灰佬”,一般是公公和儿媳乱伦的代名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