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对人的定义是:有历史典籍,能把历史典籍当作镜子以自省的动物。那些没历史典籍的部族,虽有语言,能使用工具劳动,都只能算野蛮动物,其邦族称号在汉字中都从犬旁。
古人有言“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十五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凡有所当读之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读熟。”
陈规陋习、因陋守旧,是愚昧的传统文化还是歪曲的传统文化?
个人人身权利自由,不是侵犯别人人身权利自由。
《成语词典》
童叟无欺,
词正理直,
表壮不如理壮。
各执己见,
各行其志,
各行其是。
学以致用,
备而不用。
用非所学,
事无二成。《成语词典》
识字知书,
知书达理。
以学愈愚,
理不忘乱。《成语词典》
读未见(好)书,
如得良友。
见已读(好)书,
如逢故人。《格言联璧·学问》
心浮气躁,
以学愈愚。
心平气和,
顾名思义。《成语词典》
要体认,不须读尽古今书,只一部〈千字文〉终身受用不尽。《呻吟语·问学》
《围炉夜话》
贫寒也须苦读书,富贵不可忘稼穑。
家纵贫寒,也要留读书种子;人虽富贵,不可忘稼穑艰辛。
勿以耕读谋富贵,莫以衣食逞豪奢。
耕所以养生,读所以明道,此耕读之本原也,而后世乃假以谋富贵矣。
衣取其蔽体,食取其充饥,此衣食之实用也,而时人乃籍以逞豪奢矣。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武经七书:《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唐太宗李靖问对》。医药类:《千金方》《本草纲目》《难经》《内经》《伤寒杂病论》。史书类:《史记》《战国策》《三国志》《后汉书》《竹书纪年》《世本》等。
宇宙理论——《周髀算经》,《开元占经》,《新仪象法要》,《九章算术》及《九章算术注》、《数书九章》《四元玉鉴》,《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
中国必看的古代典籍,首先就是四大名著,四大名著所包含的内容都不一致,从中可以了解到很多有关中国的历史。
四书五经、楚辞、道德经、四大名著、阿含经、阿毗达摩、瑜伽师地论、史记、汉书、三国志等书都是蛮好的。
《四书》、《五经》、《六经》、《十三经》、《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唐诗三百首》、《文选》、《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纂》、《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太平广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