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字帖不如看视频。我读书的时候买了字帖练愣是练不好,描摹的时候写的像,一离开就大脑完全没有概念,字仍然写的那么丑。前段时间偶然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细细看了一遍,猛然发现自己写字有了很大进步,即使不看字帖也可以写好。原来两者的区别就是你练字时究竟有没有对字的行笔、字的结构布置有一个清晰的印象和记忆。当然,两种情况下描摹字帖也是可以练好的,一是你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练,二是你坚持不懈的练习很长时间。我说的按照视频练习是一种比较便捷的方法。可以看看李放鸣的硬笔书法视频。
练字不是快餐能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成年人。硬笔没有什么好字帖,实话是说,能看到的字帖都一般, 硬笔写得好的都是毛笔写得好的,毛笔写得好的不怎么出硬笔字帖,也有田英章之类的例外。直接从软笔入手,才能真正学到提按、速度的重要性。不要图快,一个字一个字练好,有个几年就能有质的改观,想几个月搞定还不如不练,很容易搞成邯郸学步的。如果嫌麻烦,就是要从硬笔走起,那也要看毛笔字贴。硬笔可以参照小楷练起,比如赵孟頫、文徵明或者灵飞经,行书比如千字文。
首先,不是着急的事。练习书法本身就是一种让自己达到心静的方式。如果你在练习的时候心里很浮躁的话,我劝你还是洗洗睡吧。其次,选什么字帖不重要,哪怕就那么一页字帖,几十个字,如果你用心去练习,其他的字也能触类旁通,当然没那么简单。所以临摹的数量不重要,重要的是方法。再者,练习字帖不是单单临摹的事,最好先把字帖里的字看一遍,每一笔一画,整个字的结构布局,然后对照自己的字,找到差距,然后有意识的去改变,才能快速达到自己所想要的水平。
说说我的学书经历吧,我大致是从初中阶段对写字有了感觉,产生了兴趣,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的练字,最开始是硬笔,后来转入毛笔,现在硬笔、毛笔同时练习,到现在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全国的奖、省级的奖、市县的奖也拿了不少。最大的心得就是:兴趣和认知是最好的老师,有了一点兴趣,就会有一些认知,同样认知提高了,兴趣就更浓了,两者相互促进,所以不管是兴趣也好,认知也罢,只要有一样提高了,练好硬笔书法都不会很困难。
我其实也没有可以练习。我觉得吧,书法这种艺术,重在神韵二字。每天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练,永远不会练出什么好书法的。就算是练到后来,别人都说好看了,那也仅仅是“好看”而已。我当时走火入魔的时候,走在路上会看着别人的招牌用手指空描,有时候看见一根树枝,觉得这特别像某个字里面的一笔,也会尝试自己创造…练字的过程是很愉快的艺术创作的过程,把自己的灵魂融进去,写出自己的神韵,才能算是练好了书法。
我小学五年级练过两个月,之后参加比赛获得“硬笔书法国家一等奖”。分享一下老师教我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找一个喜欢的软笔书法家的作品集,我当时从颜真卿和柳公权中选择了柳公权,然后模仿他的字体,因为毛笔能体现比划的劲道!这里很重要!不是每一处的比划都需要用力气,拿最简单的“一”来说,最左端和最右端需要用力,中间是一笔带过的感觉。所以看毛笔字,中间细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