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她的生活态度,就让人肃然起敬。人,为何写诗,为何写作。诗人为何成了诗人,写作者为何成了名作家。其一,因他她爱生活,向往生活,追求生活。生活是诗真实的一部分,诗,脱离了生活,就成了做作,娇情,无病呻吟,华而不实,只是卖弄又字。其二,诗也是一种美化生活,激励生活,感动生活。头脑中没有诗的美化,生活或许少了些感动,感染,带动,就如生活是一滩死水,没有新奇的激情,平淡而无趣。诗,成了生活中的乐趣,生活中的追求爱好,生活中的平淡点缀,人与人的感观不一样,美的敏感度不一样,写出的优美度不一样,没有谁值得赞美,也没有谁值得批评,只是有些同感,共鸣,欣赏。诗的质与好坏,只是对生活的感慨用文字表达的优美度与理解,比喻与形象,抽像与生动不同。请别指责别人诗怎么怎么的,诗是诗,人品是人品
余诗太过于凄怆,诗带给人的应是美的感受,她的诗虽然也还算是美,但是凄凉过头,不宜多读,并不正能量。她的确身世凄苦但是太过于消极,也非正道。说一句不好听的,她可说是怨妇,怨妇之叹会达到真正美的高度吗?诗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此啊!若无真正的对于美丽的追求,真正带给人美的共鸣,诗也不算诗,顾影自怜罢了!从头到尾都只是可怜自己。但是话不能说绝,她的诗也不算一无是处,也颇有村庄田舍独有的朴素气息,但是绝不宜过多去品读。
(更别说还不押韵虽然诗不是一定要押韵但是押韵总是多韵律美不是么。。。)
(对她没啥意见我觉得评价挺客观的辽)
她以诗人身份出名,就来谈谈她的诗吧。很显然,她是被缪斯亲吻过的人。出生并生活于社会最底层,她的文字依然精准、灵动又高贵,这就是文学艺术的魅力所在吧——独立于世俗之外,唯钟情于才华与灵魂。也正因如此,才更加深了她的痛苦:沉重病残的肉身与超拔高维的精神世界,互相嘲笑彼此的存在,讥诮与冲突永无休止……更何况生活在一个即使对健康女性也并不十分友好的环境里。稍怀悲悯,对她的艰难都无法不心生恻隐。叹其不易,慕其才情,祝福。
在一个昏昏欲睡的时代,有个特别的响声把你们惊醒了,别管这声音是放屁还是打雷反正你醒了。因为特别这声音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都耳目一新,有个特别的要死的人特别的声明这声音太美妙了。人们起初是懵懂的,但经过那个极为特别的人一句点播方恍然大悟,哦原来是屁可以放雷可以这样打,于是人们为了表示我也是特别的所以争先恐后的来赞美这声音是何等的美妙何等的超凡脱俗,因为生活需要异香,于是音乐诞生了,诗诞生了,余秀华诞生了
不喜欢,并且相当不喜欢。除了呐喊就是苦叫。人生在世,谁没苦谁没累,她能感受的一切生活不易,其实别人也同样在承受,只是别人不喜欢叫喊而是选择勇敢的直面罢了。媒体更多是在选择一个比较有话题的人在进行炒作,已经偏离了一个真实的余秀华,一个因为缺乏社会资源但又苦苦挣扎着想跨越现实的人。其实每个人都和她一样,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更感觉不到她的诗有石破天惊之美好。
她的诗近几年在诗坛乃至社会范围内掀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波,在众多的评论声中,多数是关于她“残疾”患者的身份,家庭背景出生,文化程度,外貌长相等,在缺乏整体了解的轻狂下得出偏激言论。我们更多的应该关注其诗的本身,她对自己经历的认识和体察,不要过度透支,让诗歌回到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