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要有平常心,不出问题是理想状态,但是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的。我印象中,开车8年多至少遇到5次接近车毁人亡的情况,而在本地驾驶,一个钟头要是不遇到5次以上逆行、加塞、前车急停、或者人突然从绿化带里蹦出来(这种人多半认为我开的是飞碟,能瞬间停住),那算我今天车白开了。虽然开这么多年从未挂彩,但在如此严峻的驾驶环境下,将来有些剐蹭估计我是逃不掉的,全国各地的驾驶环境都越来越差了,我认为无人可以幸免。但是车子磕了碰了轮子进沟卡住了等等无论什么情况,都有解决的办法,不会轻易报废,不要乱动车子不要紧张,以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遇到自己没见过的问题先下车,深呼吸,少说话避免与人冲突。打电话给可靠的老鸟,请对方协助解决。发动汽车以后,花15秒下去围着车走一圈,看看有没有人躺在你车轱辘底下睡觉。如果是躲在车底下取暖的动物,发动以后基本吓跑,剩下的就是醉汉和玩耍的儿童,这很可怕,都是有前车之鉴的,司机全责没说的。所以一定别嫌转一圈麻烦,总有一天这一圈会帮到你。转一圈回来,系上安全带车子就可以开走了。按照目前的材料和制造工艺,无需长时间热车,车辆启动20秒,转速回落即可挂档开路。加一条,这一条新手很难放得开。就是开车不要像根木头一样戳在那纹丝不动,开车的动作理应猥琐,理应摇头晃脑前仰后合,只有这样才能避开观察盲区和各种遮挡。看清你周围的一切,只要看不清的,就是在赌博。
变道。后视镜!后视镜!后视镜!新手要强迫自己每隔8-10秒扫一遍后视镜。车多则间隔更短。转弯变道前高频扫视后视镜2到3次,不想修车就多看后视镜。做到这一条,剐蹭减少9成绝不吹牛。我没进过驾校,这一条驾校肯定教过,但是看起来教学不够深入人心。高频观察后视镜可以有效判断出侧、后方车辆的方位、速度、距离。可对其行为进行预判。判断一个人驾驶水平的最简单方法,就是看他观察后视镜的方式,老手看后视镜频繁且眼睛斜一下即可,菜鸟要拐弯了才长时间盯着看(老司机不等于高手,高手不需要开10年以上,3年足够)这不仅容易忽略前方造成危险,对加速冲上来强行加塞等侵略行为也经常手足无措。高频短时查看后视镜的技巧是不追求看清所有,仅注意比较两次观察到的情况有无明显变化,如果有,再仔细观察。
刹车时通过室内后视镜观察后车距离,刹车注意前紧后松,即刹车踏板应该越踩越浅,刹车力道逐渐减小。即将刹停时,可将刹车踏板松开向前溜一点再刹停。新手被追尾常有,刹车时过于紧张越踩越深是主要原因。前紧后松的刹车方式不仅让后车舒服,也给自己车屁股提供了生存空间,更有利于提高驾乘舒适性。远光灯,对面远光射你一脸,立即用远光回敬。如果对面心智正常一般会切到近光,遇上傻缺你也没吃亏。被对面致盲时立即减速,增加与物体迎面碰撞前的反应时间;眯眼睛能有效削弱眩光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