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两点先不做评定,拍照片并不是看什么拍什么,没有自己想法进去的照片终究是死的,摄影的目的就是为了用设备记录下自己想要传达的意境,而不是“这是森林,所以我要拍”的想法,摄影是一种表达。
题主的照片有缺点挺多的。。选景其实也不太好。森林给人的感觉是神秘,静谧的感觉,这个照片中消失在树林中的小径也许能有一些什么的感觉,但是并不是那么其中的一个特点就是利用森林中的雾气和丁达尔效应,渲染森林的神秘感。
当然也有很多其他方法,自己摸索摸索,看看书,上网看看别人的作品,很有帮助,这里就不赘述了。
后期调整也很重要的,题主你给的照片明显颜色饱和度很低,多拍,选择构图好一些的、自己中意的,后期完善一下,效果肯定会大不一样的。
时间上最好选择在晴天的清晨或傍晚,这时阳光是斜着照射的,在森林中会出现丁达尔现象(Tyndall effect),会很漂亮,光线也会很柔美而不像中午的光线这样硬。
在相机设置上选择RAW格式出片,这样可以在后期(photoshop or lightroom)中降低高光,提亮阴影,提高对比度,调整曝光等。
阳光太强烈,拍不出森林原有的灰绿色。
建议题主在森林里拍照,挑阴天或者阴影处进行摄影。
调焦并选好角度。
好的照片一定是从多个角度,多个距离,多种模式,多张照片中挑出的最唯美的一张。
不一定要远拍,走近森林,微距下也有很美的照片。
以下是本人以前用卡片机拍得一些照片,就当抛砖引玉啦。硬件设备并不好,但是掌握拍照技术也可以拍出还算好看的照片。
想拍出符合题主要求的照片,除了必要的摄影基础,我认为以下三个条件至少还要符合其一:
a. 找到一片足够美的森林
b. 拍摄器材具有优秀的成像能力
c. 强大的后期技术
然后来说题主这张照片的问题,首先亮部有溢出(过曝),中调和暗部色彩也没有准确的表现出来,导致整张照片缺乏必要的色彩信息,可读性较差。其次由于景深不足,没有体现出近景和远景的层次感,近的远的元素全部压缩在一起,看起来眼花缭乱。第三,树木的影子没能在视觉上引导读者,画面缺乏纵深感。
后期处理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问题,但作用有限(见下图),如果不常旅游,居住地周边的森林面貌也不会改变,所以对于题主来说最有效的办法是升级下拍摄器材(如入门级的全画幅单反)。
取景,减少画面中景物的种类复杂度或者数量,突出想拍的东西。可以事先模拟一下想拍的样子,然后努力贴近想象中的期待。
构图,打开相机的构图线和水平仪,不想拍的地方不入镜。
后期,对比度,鲜艳度,暗角,绿色的变化。可以的话用lr或者ps,不熟悉的话某图秀秀的哥特风和古铜色都很适合拍森林。
不确定题主是照相新手与否,我也不爱强调镜头与相机(是的我穷啊),一直觉得拍照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想法,要先有想法再按快门,不要拍完了再去找是不是哪一张碰巧符合了审美观。
这样拍可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