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她个子小小的。因为在北方嘛,大多数的女生都在1米6左右,而她呢只有1米5几,非常矮,但是身体又很胖,矮胖矮胖的,我们一般就叫她冬瓜。冬瓜头发很短,一般女生都会留长头发的时候呢他也是一个短头发戴眼镜的造型,皮肤黑黑的,体毛特别粗,班里头的男生经常把她当笑料,相对来说这种外表很man吗?通常情况下,这种样貌的女生很容易自卑。
其实冬瓜的性格,相对来说就有点孤僻,但是如果话题对,她是那种可以跟好说话,说得很多的人。她没有什么特别差擅长的体育爱好,也不经常社交,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宅在电脑前或者宅在自己的屋子里头看书,她就应该属于这种社交需求非常低的人。
因为当时有段时间我特别爱好日本文化,我对一些动漫啊漫画啊就是有很多的兴趣,记得高中时候花了很长时间又来看这种小画书,还被我妈骂了好几次。那段时间,我就老去跟她聊天,因为发现了冬瓜其实特别喜欢动漫,还有很多漫画里的人物,不管你跟她提到哪一部作品的时候,她基本上全部都知道。
那个时候我就发现,其实她并不是说没有什么可聊的,每次你去问他的时候,她可以把这个整个的过程啊流程啊,每个人物的特点呀,包括这个动漫的一些周边都跟你说的非常清楚,但是你每次问完了以后,她都会习惯性的非常不耐烦的说:哎呀,其实我不想跟你们讲这么多,你们应该自己去看的。
每次高中的时候一到寒暑假,我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出门,比如说去图书馆,去书城买书啊,去同学家去玩儿啊,找同学唱卡拉ok呀,但是那每次给她打电话的时候,她都是在家在家在家。冬瓜其实并不太需要有一个圈子,只要在论坛上看到别人写的帖子,自己就能待很长时间。
后来上了大学以后有了手机,每个人都是在玩手机游戏吗。其实那个时候跟她联系过一两次,然后就聊到我手机上玩的小游戏,记得当时有一个叫什么,愤怒的小鸟,当时我们就是所有所有的人随便玩一玩,她那时候玩就不一样,就是一定要每一关都是三星通关才可以到下一关,总之多多少少有一点强迫症吧。
没有什么特别的体验,就像有些人把社交当作自己的兴趣爱好,他们喜欢和朋友呆在一起,而像我这种没有社交需求的人更喜欢自己在家看剧、看动漫、撸游戏。
小学的时候我是很喜欢和小伙伴在外面玩的。那时候基本没有学业压力,上课听讲,放学写完作业就可以了。所以玩的比较嗨,和班上的同学,和邻居小伙伴,基本上是作业写完就一起玩了。后来上初中之后,早自习、晚自习还有写不完的作业,根本没有时间在玩了。也就是从初中开始,社交需求才变的越来越少。班上关系好的朋友,都只有在班上的时候才会见面,放假回家不是写作业就是睡觉,根本没有精力出去嗨。
初中、高中这么6年一过,身体素质也跟不上了,在外面根本玩不了一天,偶尔和朋友出去也是选择找个店点些东西,坐着聊天,或者就是看电影唱歌,完全不想动。上大学之后,大家离的更远了,大学教室不固定,只有和室友关系比较密切,但是大家都喜欢宅在宿舍。主要当时我们学校离市区也远,懒得出来。比起出来玩,更喜欢大家一起在宿舍看个电视剧啊,看个电影啊什么的。
我大学的时候开始玩游戏,在游戏里面有朋友,就觉得每天和游戏的朋友一起玩也很开心,于是越来越不需要社交了。
我社交需求变少有一个过程,所以很自然吧,因为有其他的兴趣爱好,也不会觉得孤单,况且还有一群聊得来的基友,感觉这样也挺好的。
如今的社会,必不可缺的就是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人之间的沟通,更不能少的就是,你需要社会的存在,你需要它的帮助,你为了以后的未来也好,为了以后的各种需求也好,就一定了解它,它可能不会待你善良,甚至会用它无言的语言,去无形的伤害你,让你觉得这个世界,真的没有爱了,没办法,它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就算很多人讨厌它,可是大家也共同了需要它,虽无形可却真是的存在。
社会需求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的个体的需要与社会的需要,是人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你没了个人需求,那么,你以后就会怀疑,自己存在这个世界上面没有任何,社会需求是道德、品质趋势的发,你必须具备这两个因素,否则后果严重的程度就是,看你自己造成的问题。
而社会需求的兄弟社交需求,更为的重要,它们两个相互生息、互助,在管理心理学中,社交需要也叫家庭与被爱的过程需要。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社交需要就成为人们的强烈动机,希望自己和其他人保持友谊,更希望自己得到信任和友谊,也渴望有所归属,成为集体中的的一员,这就是人的归属感,是每一个人都不能缺少的需求,没有了它,你就会觉得自己没有朋友,没有别人所拥有的一切,自己不过是一个小点点,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不出去多多的社交,多交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