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雕刻经历:黄蜡石磨皮8年,翡翠原石磨皮7年,从原来的大刀阔斧,到刀刀小心,现在是不知下不下刀,希望快点达到精准下刀。右手拇指和食指从麻-痛-肿-不能弯曲-消肿-不痛-能感觉原石传过来的信息。耳朵从声音刺耳-声音不一样-声音好听-知道哪些是我想要的声音。眼睛从一样的-是有区别-在各个翡翠原石上找寻哪些特有的情况。
这就是我的雕刻体验,与其说我在雕刻石头,不如说是在雕刻我自己。
一,手工雕刻还是有市场的,虽然被机雕抢了份额,但是能传世的必定是手工雕刻作品。二,手工雕正面临青黄不接的窘境,老师傅找不到传承人,而想学雕刻的又找不到好师傅。三,雕刻师手艺再好也是要养家的,一件作品的价值有时候不够人工费,或者价值连城,却有价无市,很是尴尬。四,手艺人艺绝天下,却无用武之地,才是可悲的,必须转换思路,不等不靠,做流通的快的作品
手工雕刻分打坯,修光,开脸,磨光,上漆最后成型。一件手工雕刻的产品好坏打坯与开脸很关键,打坯造型设计的好,开脸开的生动形象对产品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而修光修的好会让后面磨光的步骤更顺手!当然上漆调色与画色的好坏都与作品息息相关。从事雕刻其实是一件非常枯燥单调的一份工作,但是收入很可观!
跟开车一样,原来以为需要美术功底,后来发现,许多师傅干了多年,行云流水一样,并没学过美术,后悔学美术耽误这么多年。
机雕的确扰乱了手工雕刻市场,使手工雕刻师的生存空间变小,但懂行的人还是可以深深体味到手工雕刻作品的内在韵味!
这是一个特别细致的工作,就像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那些师傅一样,慢工出细活,需要特别好的耐心,还需要有极高的艺术造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