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训练日记的根本目的是为以后安排训练提供经验参照,所以应该记录以下事宜:
1、训练当天的天气和气温。原因:环境问题对运动表现有很大影响,较高的温度能提高力量和爆发力的表现,但影响长时间运动的持续性,低温环境反之,而高湿度会使高温和低温变得更加难以忍受。记录下身体在不同环境下的运动表现和反应,有助于以后根据天气变化调整训练内容。
2、训练内容(练了哪些项目,各项目之间的顺序),原因:这个是训练日记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没什么好说的。
3、每个训练项目完成的量和强度,例如负重训练的重量、组数和次数,长跑训练的距离和时间,原因: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是组成训练刺激的两大核心因素,有的人对训练量的变化更敏感,而有的人对训练强度的变化更敏感。记录下身体对不同训练量和强度的反应,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特点,为将来制定新训练计划提供经验指导。每个项目完成的细节和感受,如动作是否变形,完成得艰难还是轻松,是否出现了脑缺血症状,组间休息多少时间,是否使用了腰带、握力带等辅助装备。原因:细节反映了身体状态的变化,例如同一个重量,以前艰难举起,动作变形,现在能够以标准动作较轻松地完成,说明力量增长了。同样的训练强度和量,以前需要组间休息5分钟,现在只需休息3分钟,也说明力量增长了。再如,硬拉同一个重量,以前需要握力带,现在不需要,说明握力提高了,深蹲同一个重量,以前需要腰带,现在不需要,说明腰腹支撑力量提高了。
训练日记通常记录了在训练的情况,包括我的的感受,经典的重量选择,以及完成情况;举重以及体操类项目的训练情况;以及一些杂七杂八的动作学习感受什么的。如果哪天遇到类似的训练计划,你可以对完成情况有一定的预期,并且可以和以前的成绩做一对比。检查并根据情况调整自己最近的训练节奏,营养和休息状况。力量训练我是在自己做的,我自己有计划,日记里做了今天的计划完成度,以及感受,健身房温度,组间情况,有时还有当日饮食情况,以及周期内体重,决定下一周重量是否增加,饮食是否要调整,动作是否要调整,什么时候该改正,我一般零星的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记下自己需要额外做,又容易忘的东西,算个小小的记录。
我每天都训练,我的日记里面什么都有,训练啊,每天的心情啊,等等......我觉得我写日记的初衷并没有奔着什么意义来进行的。从大一到现在大一期末了,每天坚持写日记,已经写了3本日记本了。我喜欢在12点过后,宿舍安静的时候写日记,我觉得这样的安静世界才是属于我的,就只有我一个。写日记可以加强观察能力,并不是一天都是那么多的流水账,只是缺少一个善于观察的我。可以在日记本里可以看到另一个我。让自己对每天的生活充满期待,用一副善于观察的眼睛看待生活中的事情,包括小事,总结每天的生活,不断提高,平衡内心,满足倾诉的欲望。锻炼文笔,还能练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