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个问题,水果为什么会烂?
究其原因有三种:一是由于微生物侵染引起的霉变腐烂,二是由于磕磕碰碰引起的机械性损伤,三是由于低温引起的冻伤。很明显,如果是机械损伤或冻伤的水果,因为食物并没有腐烂,所以吃了对健康不会有害,但是如果是水果霉变,就代表已经产生了有毒物质,是不应该再吃的。
对于此类问题,北京电视台《魅力科学》栏目,曾专门为此做了一个实验。记者将三种“烂法”的水果送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因为生物侵染引起霉变腐烂的水果,完好的部分依旧存在毒素,而机械性损害、冻伤的水果并未在完好部分检测出毒素。
都是烂水果,为什么结果却如此大的差异呢?专家解释,机械性损伤的水果变软的部位,只是因为碰撞,细胞发生了破损,细胞质溢出。同时,由于细胞损伤,一些无色的多酚类物质被转化为深色的醌类物质,使得伤口呈现出特别颜色。这种水果只要在碰撞后短时间内吃完,这类“坏果子”并不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同理,冻伤的水果也是因为细胞破损,导致外表出现烂掉的现象,但它们并没有细菌繁殖,所以果子是安全的。
水果腐烂部分超过1/3最好别吃!
相关研究表明,出现霉变腐烂的水果,各种微生物会在腐烂的水果里不停繁殖,尤其是真菌。它们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的物质。而这些有毒物质会从腐烂的部位,通过果液渗透到没有腐烂的部分,从而使没有腐烂的部分也能含有微生物的代谢物。
人吃了腐烂的水果,这些真菌毒素会让人发生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腹胀等症状,严重的还会有抽风、昏迷,甚至会危及生命。在有毒物质里对人体健康威胁最大的就是展青霉菌,它对人的神经、呼吸、泌尿等系统都会造成危害,而且还有很强的致癌作用。还有水果中含有的硝酸盐,在腐烂之后还会变成有毒的亚硝酸盐。
就算你把腐烂的部分去掉,自认为很安全了。可是霉菌中产生的展青霉素还是会扩散到其他的部位。所以,站在健康的角度出发,腐烂的水果还是最好不吃的好。吃水果最好选择肉质鲜嫩,色泽光亮,新鲜的水果。如果遇到有小斑或者是少量的虫蛀水果,最好用刀挖去虫蛀,最好超过一厘米部分。
如果遇到腐烂、虫蛀面积超过水果的三分之一,建议最好还是送其入垃圾箱。因为腐烂的水果,细胞的损伤会导致很多营养物质流失,从营养角度上考虑,也是没有必要食用的。
这两类水果最好短时间内吃完
1.磕伤碰伤类
很多同志可能会问“那因为机械性损伤而导致细胞破损,细胞质溢出的水果,还能不吃呢?”水果多数比较柔软,难免会被磕着碰着,这些纯属碰伤的水果,会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不悦,如果能在短时间内吃完,其实这类“颜值”的水果并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健康。
2.低温冻伤类
有些人习惯将水果放入冰箱,时间一长,这类水果就会出现低温冻伤的现象。例如将香蕉长时间放在冰箱后,果皮会变黑,这是由于香蕉皮中的聚苯氧化酶将香蕉中天然存在的酚类聚合成一种多酚,它类似于人体皮肤的黑色素物质。
另外,水果的果皮细胞膜被破损了之后,释放出来的多巴胺,也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与空气里的氧发生反应生成棕色的物质。这样的水果会变得又黑又软,就不堪食用呢。
冻伤和碰伤的水果都是由于细胞的破损,如果并没有产生细菌,这类“坏”水果也是暂时安全的。但是,如果细胞破损,细胞中的氨基酸、糖和无机盐会给致病微生物,特别是真菌的生长提供“温床”,被霉菌侵入的水果,最好还是弃之。
一般来讲,糖类,水分高的水果最容易长霉菌。其实,不想吃霉变的水果,最简单不过是少买点(不要人少,还买一箱),不要放置太长时间。可以选择少量,多种类水果放在家里。
秋季很多水果上市,有些时候超市或者摊上水果大特价,忍不住多买了几斤,过一段时间才发现吃不完,有些水果已经烂了,这样还能吃吗?
这种情况要分开来讨论,首先要确认水果为什么会变烂,以及烂成怎么样了。香蕉、芒果这一类热带水果放到冰箱里储存,很容易会出现冻伤冻烂的情况。拿香蕉来举例,低温提高了某些酶的活性,使得香蕉细胞壁结构被破坏,香蕉就会变软。而香蕉组织中多酚氧化酶催化酚类物质氧化,就会形成表面的小黑班。
还有苹果、梨子等等水果碰到什么地方,也会出现局部变软的情况。出现这些问题,在变坏面积不大的情况下,切掉变坏部分是可以吃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霉变,这种情况就干脆点,把水果丢掉买新的吧。霉变最常见的细菌就是展青霉素,青霉素是一种神经毒素,有很强的毒性,还能够致癌。那么把水果发霉的地方切掉行不行呢?
研究发现在病斑处青霉菌菌落数最高,病斑外延1厘米和1.5厘米处,也都能检测到菌落。只有到两厘米之外,才没有被感染,可一个水果切掉半径两厘米,那可以吃的基本不多了。
吃水果能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推荐每人每天至少吃够一份水果,也就是一个苹果的重量,如果没法做到,可以用汤臣倍健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片补充。
吃完水果之后可以用汤臣倍健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片辅助补充营养。最后提醒一句,如果你分不清水果变坏是那种情况,为求安全,还是别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