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对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那些质量较差、不能有效屏蔽噪音的耳机通常会使人无意中调高音量,进而对听力造成长期影响。若耳机质量良好,音量维持在最大音量的10%至15%,即使长时间听音乐,也不会使听力严重受损。“那些质量较差、不能有效屏蔽噪音的耳机通常会使人无意中调高音量,进而对听力造成长期影响。”而使用假冒耳机引发的健康和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除了音质效果差、做工低劣以外,做工极其低劣。大量的毛刺和接缝,使消费者感觉极不舒服,甚至会导致出现耳朵疼痛,发炎肿胀等病理反应,严重危害了身体的健康。另外,假冒产品还存在人身安全方面的巨大隐患。例如有些劣质耳塞的发音面漏电,极大地影响了佩带感觉,且静电反应对耳膜的损伤也可能是永久性的。
在市场中,还有不少耳机为了追求强劲低频,现在一些厂家为了迎合国内消费者的偏好,推出了所谓的“特重低音”耳塞,用一个凸型的薄膜集中了声音能量对准耳孔,以增加低频效果。使用这些耳塞,无疑会造成更严重的伤害。综上所述,还是有几点建议给你。科学的聆听音乐,良好的听音习惯,清楚地了解多大的声音可能会损伤听力;听随身听的音量最好控制在随身听最高音量的6成;听随身听时间不宜超过60分钟;使用随身听时,最好选用高品质耳机;不要在嘈杂和危险的环境中听随身听,以免发生无法感知周围危险情况发生;保护儿童免受高强度噪声的伤害,因为他们还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传播听力损失和听力保护的相关知识;使用具有降噪功能的耳机产品。
入耳式耳机,又名耳道式耳机、入耳式耳塞、或者入耳式监听器(即IEM的英文全称:In-Ear-Monitor),是一种用在人体听觉器官内部的耳机,根据其设计,会在使用时会密封住使用者的耳道。这种密封性大体上提供了两种功能:降低外界噪音对音乐的干扰。提供的一个封闭的环境,大大减少了漏音。从实用角度来说即在嘈杂的环境下;可以用比较低的音量不受影响的欣赏音乐;加大低频的质感和量感;增加对音乐细节的表现,这些耳机的导管将会与耳套相连插入耳道的前半区,从而创造一种密封的听力环境。而许多高档的入耳式耳机甚至会为顾客定制耳膜,以提供最佳的舒适度和完美的隔音效果。因为出色的携带性,高素质的声音表现与优秀的隔音效果,特殊定制的入耳式耳机(canalphone)(通常是为顾客定制的耳膜)很早之前就与音乐家们和调音师们一起在舞台上出现了。这些入耳式耳机(canalphone)分无线和有线两种类型,都是入耳式监听系统(In-Ear-Monitor-System,IEMS)的一部分。
入耳式耳机主要有两种形式的发音单元:动圈式和动铁式。动圈单元常常用于入门级的入耳式耳机,因为他们简单实用且价格较低(相对于动铁单元)。单元直径一般为8mm-16mm。众所周知,动圈式发音单元在发音过程中能带动较多空气振动,因此他们能发出更多的低频。更多的空气振动意味着更有力的低频,而我们实际“感觉”到而非听到的却往往是更多的“低档”的低频。动圈单元最大缺点在于体积过大。对于许多著名的耳机厂商来说,他们并不在意这个缺点,照样采用动圈式发音单元制作入耳式耳机,因此,如果音质是你的首选,还是尽量不要购买这些耳机。当然,也有一些入耳式耳机厂商专注于生产高档的动圈入耳式耳机。其中最耀眼的恐怕要数“Future Sonics ”了,这家公司也是最早的入耳式耳机生产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