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活动是建立在生物化学的基础之上的。食物和营养大大地影响了我们精神活动的深度和效率。这谁也无法否认。
1. 纯忽悠类:生命一号,力克,xx胶囊,xx口服液。其本质都是葡萄糖和淀粉,属于忽悠人的产品。
2. 调整内分泌类:大名鼎鼎的利他林,dame,咖啡因等等。其主要作用是刺激人体内某种化学物质的分泌,比如多巴胺和肾上腺素。从而使注意力集中,提高神经活动的效率。从本质上来说并不真正影响智商。只能算是兴奋剂。
3. 真正营养类:DHA鱼油,卵磷脂等等。这些营养物质本身就是构成人脑的重要物质,所以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恰当地补充肯定是有助于提升脑力的。当问题是,人的大脑的发育是有年龄限制的,80%都已在四岁前定型发育好,所以四岁之前才是补充营养物质的最好时机。之后再补,效果会大打折扣。另一个问题是,现在我们又有多少机会能买到真正安全纯正的DHA和卵磷脂呢?而且向每个人消化吸收的能力又不同。
综上所述,补充适当的纯正的营养物质的确是有助于提升脑力的,不过因为年龄和营养物质纯度的限制,提升的效果肯定因人而异,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可以肯定的是,补充适当的脑力营养品,尤其是卵磷脂,对老年记忆/脑力衰退是有着相当显著的辅助治疗作用的。至于我个人,我还深深地记得自己第一次服用某种脑力药的感受,那种感觉就像是黑屋里打开了电灯一样,所有阅读的内容都迅速清晰地映。但是效果不到三个小时就消失了,如果进行过量的补充,就会产生不适应的症状,比如心入脑子里,并且自动相互组合对比,自动进行理解。一切信息处理过程都那么透明清澈迅捷悸和头痛。这个经历也是我意识到,所有脑力药都是有成瘾性的,有的会产生多巴胺依赖,产生生理性成瘾,有的则是心瘾(比如依恋那种聪明的感觉)。所有这些都会导致药物的滥用。所以使用脑力药还是有风险的。必须谨慎。
我在考研科期间合作过一位UC Berkeley 退休之后在清华心理系任教的教授。叫Seth Roberts。他于今年4.26日去世。这是他的blog:Seth's Blog。他最主要的研究就是食物对于人大脑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什么样的食物能让我们变聪明。对于这个领域,他最大的贡献在于研发了一套自我实验的系统,致力于把科学带进每个人的生活中,大的想法就是希望用现在很火的大数据方式,来做系统性的研究。他的blog里详细记录了他的研究。包括各种食物对于大脑在自己设计的实验系统里的效果。实验很简单,以自己为被试,通过unbiased的方式,随机改变自己的饮食结构,每天通过他自己写的程序做一个简单地测试,测量大脑反应速度和反应正确率。然后当发现有提升的时候再一个个筛选出导致改变的食物。
智力能不能通过营养素得到提升我没研究过,但是脑功能的衰老可以通过营养素得到一定的改善。延缓衰退相对于不延缓,就是一种提升。正常衰退相对于加速衰退,也就是一种提升。因此健康的生活习惯是第一位的,如果有条件,通过补充适当适量的营养素延缓脑功能衰老,也是可以的。但是指望吃点什么就会到脑功能最强的20岁前后,根本不可能。神经系统的发育非常早,从大脑来看,成人的脑重约1500g,出生时约370g,6个月时600-700g,两岁的时候900-1000g,为成人脑重的75%。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7岁的小孩子的脑重就已经接近成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