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恶苗病特征
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在枯死苗上有淡红或白色霉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湿度大时,枯死病株表面长满淡褐色或白色粉霉状物,后期生黑色小点即病菌囊壳。病轻的提早抽穗,穗形小而不实。抽穗期谷粒也可受害,严重的变褐,不能结实,颖壳夹缝处生淡红色霉,病轻不表现症状,但内部已有菌丝潜伏。
水稻恶苗病防治方法
(1)建立无病留种田,选栽抗病品种,避免种植感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催芽不宜过长,拔秧要尽可能避免损根。做到“五不插”:即不插隔夜秧,不插老龄秧,不插深泥秧,不插烈日秧,不插冷水浸的秧。
(3)清除病残体,及时拔除病株并销毁,病稻草收获后作燃料或沤制堆肥。
(4)种子处理。用1%石灰水澄清液浸种,15~20℃时浸3天,25℃浸2天,水层要高出种子10~375px,避免直射光。或用2%福尔马林浸闷种3小时,气温高于20℃用闷种法,低于20℃用浸种法。或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100g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200g,加少量水溶解后拌稻种50kg或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3天,每天翻种子2~3次。或用辉丰百克2ml对水5~6L,浸稻种3~4kg浸72小时或用35%恶霉灵胶悬剂200~250倍液浸种,种子量与药液比为1:1.5~2,温度16~18℃浸种3~5天,早晚各搅拌一次,浸种后带药直播或催芽。
此外用20%净种灵可湿性粉剂200~400倍液浸种24小时,或用25%施保克乳油3000倍液浸种72小时,也可用80%强氯精300倍液浸种,早稻浸24小时,晚稻浸12小时,再用清水浸种,防效98%。必要时也可喷洒95%绿亨1号(恶霉灵)精品4000倍液。
试验表明,12%福酮种衣剂对小麦苗期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根腐病及黑穗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且明显优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20%三唑酮乳油;用药量以药种比1:60为宜。一般农药操作的话。100克100斤水,就是三箱。抗性地区五十克三十斤水吧。
在土壤中遇水膨胀透气而不被溶解,从而使种子正常发芽、使农药化肥缓慢释放,具有杀灭地下害虫,防治种子病菌,提高种子发芽率,减少种子使用量,改进作物品种。种衣剂紧贴种子,药力集中,利用率高,因而比喷雾、土壤处理、毒土等施药方法省药、省工、省种;种衣剂隐蔽使用,对大气、土壤无污染,不伤天敌,使用安全;种衣剂包覆种子后,农药一般不易迅速向周边扩散,又不受日晒雨淋和高温影响,故具有缓释作用,因而有效期长。 有效成分:种衣剂建议用咯菌腈、精甲霜灵、多福克、多菌灵、福美双、克百威、等
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在中国各稻区均有发生,病谷粒在播种后常不发芽或不能出土,水稻恶苗病一旦发生就严重影响水稻产量
45%福·酮可湿性粉剂,其中300唑600%、福美双40%,对水稻恶苗病 特效。用45%三唑酮福可湿性粉剂300~600倍液浸水稻种子,浸种时间按当地浸种习惯进行,例如在东北地区浸5~7天’华北地区浸3~4天,长江流域浸2—3天。浸种期间每天搅动1~2次’浸后控干即可催芽或播种。
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最佳时间应该是在水稻播种前对水稻种子进行处理,清除有害病残体,选择种植抗病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