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通常定义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性功能障碍”,一般是在头部受到轻度暴力的打击后,产生的短暂意识丧失,随即清醒,可有近事遗忘,神经系统病理解剖无明显变化,无器质性损害,它所表现出的一过性神经功能改变,可能与脑组织受暴力打击后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有关,但是在一些因脑震荡死亡的病例和拳击手反复受到脑部撞击后发生慢性脑萎缩甚至一些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如拳王阿里)。近来的研究发现,遭受暴力部位的神经元有线粒体的肿胀、神经轴突的损伤,尤其是有反复、长期脑震荡的病例,其脑组织的轴突变性和代谢紊乱尤为显著,可引起严重的后遗症。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将对脑震荡赋予新的定义。
短暂性脑干症状 外伤作用于头部后立即发生意识障碍,表现为神志不清或完全昏迷,持续数秒、数分钟或数十分钟,但一般不超过半小时。病人可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出汗、血压下降、心动徐缓、呼吸浅慢、肌张力降低、各种生理反射迟钝或消失等表现。在大多数可逆的轻度脑震荡病人,中枢神经功能迅速自下而上,由颈髓-延髓-脑干向大脑皮质恢复;而在不可逆的严重脑震荡则可能是自上而下的抑制过程,使延髓呼吸中枢和循环中枢的功能中断过久,因而导致死亡。.逆行性遗忘(近事遗忘) 患者意识恢复之后不能回忆受伤当时乃至伤前一段时间内的情况,脑震荡的程度愈重、原发昏迷时间愈长,其近事遗忘的现象也愈显著,但对往事(远记忆)能够忆起。这可能与海马回受损有关。
1.意识障碍:程度较轻而时间短暂,可以短至数秒钟或数分钟,但不超过半小时。2.遗忘症:清醒后对受伤当时情况及受伤经过不能回忆,但对受伤前的事情能清楚地回忆。3.头痛、头昏:在受伤后数日内明显,以后逐渐减轻,有的病人自觉症状很重。头痛、头昏常持续很长时间。4.恶心、呕吐:多数较轻,1一2日内消失;小儿常较明显,有的甚至可以成为主要症状。5.其他:常有情绪不稳、易激动、不耐烦、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厌食、耳鸣、畏光、心悸、多汗、失眠或噩梦等。6.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诊断脑震荡的根据是:明确的头部外伤史。受伤当时确有短暂的意识丧失或意识恍惚,而且在20分钟以内完全清醒。有明确的逆行性遗忘症。受伤以后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血压、脉搏、呼吸正常,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和细胞计数正常。如果患者有以上症状,即可诊断,宜尽早治疗。鉴别诊断:由于脑震荡可伴有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因此要根据下列情况加以识别:头颅CT或X线平片无骨折者,病人恶化率为0.2%~0.7%,有骨折者增至3.2%~10%,无症状硬膜外血肿中89%有颅骨骨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