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情况下,肝脏中的脂类物质占肝脏湿重的4%~7%, 其中三酰甘油约占50%,当肝脏中的三酰甘油异常堆积时就称 之为脂肪肝。轻者肝内三酰甘油约占肝湿重的10%,重者可达 50%以上,患脂肪肝时磷脂等类脂并不增多反而降低。大部分 脂肪肝患者并没有症状,而只是在体检进行血脂、肝功能和B超 检查时发现,部分患者可有全身无力、腹胀、食欲缺乏、肝区 闷痛不适等症状。体检时可发现肝脏有不同程度的肿大,边缘 钝,表面光滑,可有轻触痛,无蜘蛛痣、肝掌和黄疽。多数患 者血脂增高,肝功能检查可有轻度的异常如谷丙转氨酶增高, 但胆红素水平正常。B超检查提示有脂肪肝的改变。引起脂肪肝 的因素有:
①高脂肪高糖饮食。食用高脂肪食物可以使得进人 肝脏的脂肪和脂肪酸过多,如果超过肝脏的输出,脂肪即可沉 积于肝脏。高糖饮食的人,从肠道吸收到体内的糖也增多,过 多的可在体内转变为脂肪。因此,如果一个人既摄人高脂肪饮食又摄人高糖饮食,那就更易发生脂肪肝了。
②各种原因造成 的脂肪动员加强。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的不足,机体组织 对糖的利用减少,脂肪动员增强,使血浆非酯化脂肪酸浓度升 高,肝脏摄取的脂肪酸也因而增多,当肝脏合成三酰甘油的速 度超过了极低密度脂蛋白及分泌人血流的速度时,便出现肝中 三酰甘油的堆积,造成脂肪肝。
③营养因素缺乏。必需脂肪酸 是合成磷脂的成分,一般认为必需脂肪酸缺乏而使磷脂合成减 少,也可造成脂肪肝。此外,大量地进食胆固醇、缺乏维生素 136和泛酸也会造成脂肪肝。
④酗酒。乙醇可直接造成肝损伤,大量乙醇可使三羧酸循环减弱,脂肪酸氧化发生障碍,而导致 肝中脂肪存积。
血浆脂质中一种或多种成分的含量超过正常高限时称为高脂血症。由于血浆脂质为脂溶性,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为水溶性复合物而转运全身,故高脂血症常表现为高脂蛋白血症。临床上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者系由于脂质和脂蛋白代谢先天性缺陷以及某些环境因素(如饮食、营养和药物等)通过未知的机制而引起,原因不明,大多属家族性;继发性者见于未控制的糖尿病、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脂肪肝、肝肿瘤、肝糖原贮积症和肝内外胆管梗阻)、肾病综合征、胰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黏液性水肿、肥胖症、痛风以及酒精中毒等多种疾病。高脂血症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其中最重要的是测定血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如果血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和(或)三酰甘油超过1.76毫摩尔/升一般即可诊断。结合血清外观、脂蛋白电泳结果以及超速离心分析等以进一步分型。由于检测方法不一,各医院的诊断标准略有差异。高脂血症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有的可有头晕、乏力、心慌、胸闷、肢体麻木等,有的在眼睑、肌腱处出现黄色瘤。长期血脂过高,可进一步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等一系列病变。脂肪肝是由于肝极低密度脂蛋白代谢障碍发生的继发性高三酰甘油血症,常出现Ⅳ型高脂蛋白血症。脂肪肝患者各型高脂血症均可见,关系最密切的为高三酰甘油血症,常伴随于肥胖和糖尿病。无肥胖和糖尿病的高胆固醇血症对脂肪肝形成的影响不如高三酰甘油血症明显。高脂、甜食及酒精可同时诱发高脂血症和脂肪肝。临床上女性、肥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因素并存者更易诱发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
因为高血脂的人一般都爱吃油腻,食物或者是肥胖的人总容易高血脂,所以说高血脂的人很容易,脂肪肝。建议你控制饮食,减轻体重,来达到治疗目的,必要使用药物治疗。这个原因是由于肝脏本身是由储存脂肪的作用,而血脂高的患者,他的血液中由于脂肪含量比较高,就会就把脂肪就会运到肝脏上先储存起来,时间久了就导致了脂肪肝。这个治疗的话,那么就可以先通过减肥,少吃加多运动,然后肝脏的脂肪就会重新进入到血液里消耗掉,这种慢慢的脂肪肝就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