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人性本就是自私的,这是我的个人观点,我一直觉得,三字经里的人之初,性本善其实并没有很好的描绘人性。
但我在这里想说的不是那种恶意的自私,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孩子虽然年龄还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心里也逐渐成熟,开始会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识,一个听话的孩子不代表他就一定是温顺懦弱的,而只是他在辨别大人们平时的行为,他只是觉得自己现在作为一个孩子,应该多听大人的话,很多事情才能少走弯路。
但当他在某件事情上,开始觉得你们做的不对了,这让他感受到不安,甚至觉得自己在某个方面遭受到了侵犯,那么他就会开始反击,抗拒。
因为每个人生下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啼哭,我们先不从生理学或医学的角度去理解这个问题,单从人性,也可以理解为婴儿的不安与引起注意,这就是人性为自己着想的开端,小的时候我们饿了也会哭,也是为了让身边的人知道,然后喂我们吃饭,其实都是自私的一面。
所以,不是温顺听话的孩子就不可能做出攻击性的行为,每个人心里都会藏着一只蠢蠢欲动的野兽。
听话不代表不具备攻击性,这两者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而且具备攻击性行为,按理说,应该是人的本能,人人都具备的,只是看什么情况下会激发攻击性而已。
人说到底,其实就是动物,具有智力的动物他也还是动物,那做为动物,就会具有动物该具有的能力,在你看来叫攻击性,其实换个角度来说,其实也能算是一种自我保护能力,如果没有这一特点,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都是不具备存活能力的,所以不要排斥小孩具备攻击性这个事情。
我一样是做家长的,我就希望,我孩子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有攻击性,但这并不代表我支持他什么时候都把攻击性面向别人,做家长的,其实不是教孩子怎么压抑自己的攻击性,而应该教会孩子,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攻击别人。
前面说的乖孩子,我就想问,难道在严重威胁他利益或人生安全的时候,都让他做所谓的乖孩子,不要攻击吗,那在我看来,不叫乖,而是傻了。孩子,请你一定要善良,但任何情况下的善良,都应该建立在能保护自己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