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 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由此来说,煮鸡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不过,对儿童来说,还是蒸蛋羹、蛋花 汤最适合,因为这两种做法能使蛋白质松解,极易被儿童消化吸收。但是也要注意,鸡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食用过多,可导致代谢产物增多,同时也增加肾脏的负担,一般来说,孩子和老人每天一个,青少年及成人每天两个比较适宜。
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每个鸡蛋(50g左右)的蛋白质含量在7g左右。在不同的烹饪方式下,鸡蛋中的蛋白吸收率是不同的。水煮蛋的蛋白质吸收率为99%,炒蛋(视老嫩)在90-97%左右,而生吃鸡蛋的蛋白质吸收率只有60%左右。鸡蛋是分成蛋黄、蛋清和蛋壳三层。蛋黄凝固的温度为68℃—71℃,蛋清凝固的温度为62℃—64℃。鸡蛋煮到蛋清熟嫩,蛋黄凝固而不硬是最容易被人体吸收且最营养的状态。一般来说,煮到这个状态需要一共需要8-10分钟:煮鸡蛋最好是凉水下锅,水开了再煮5-7分钟即可。
凉水下锅,水开后算好5分钟,煮出来的鸡蛋既被杀死了有害致病菌,又能比较完整地保存营养素。煮得太生,会使鸡蛋里面的生物素失去活性,影响机体对生物素的吸收,同时也不利于消灭蛋中的细菌和寄生虫;如果鸡蛋在沸水中煮超过10分钟,蛋白质的结构变得紧密,使宝宝难消化。水必须没过蛋,否则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质不易凝固,影响消化。煮前把蛋放入冷水浸泡一会儿,以降低蛋内气压;然后用中等火候,冷水煮沸,既可防止蛋壳破裂,也可避免营养素流失。
个人感觉是蒸蛋羹,加点牛奶口感滑。将鸡蛋打到碗中,一边搅拌一边缓缓加入适量温开水,打至蛋液上出现1厘米高的气泡即可。注意不要用力搅拌,否则蛋液会产生大量泡沫,蒸熟后水和鸡蛋羹容易分离。等蒸锅里水开后再放入蒸碗。蒸蛋羹时最好用中火或文火,一般开锅后8分钟左右为宜。酱油、盐、葱花等调料应在蒸熟后再放。另外,蒸蛋羹时加入少许牛奶,能让其口感更滑嫩,营养价值也更高。
炒鸡蛋!打蛋时加水和料酒两样“宝”。在搅拌蛋液时加入两样“宝”,就可以轻松炒好鸡蛋。第一个是料酒,这样炒鸡蛋不但能少放油,还能让鸡蛋更加嫩滑,味道更鲜美。另外一样宝是清水,在打鸡蛋时把清水和鸡蛋加到一起,打匀,放入锅中小火慢炒,鸡蛋口感会特别嫩滑,并且不容易糊锅。一般炒5个鸡蛋,加料酒5克,加水50克左右。
水煮蛋吧,但是水煮蛋看起来简单,煮起来也是讲究技巧的哦。首先鸡蛋洗干净,直接放到盛了凉水的锅里,不需要等水沸腾了再放,直接放入凉水有一个好处就是降低蛋内的气压;水一定要淹没鸡蛋,否则不被水覆盖的部分蛋白不易凝固;放进去之后等水沸腾,再约等5-7分钟,鸡蛋就可以吃啦。煮不同时间,煮出来的鸡蛋也是不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