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真的好难,难在经典之艰涩,难在良师之难寻。中医医理的理解直接决定了你临床水平的好低,一层薄薄的窗户纸,你在它面前走过千万遍,你以为是墙,没人指导,可能你一辈子都在某方面一直处在那个水平。我学点穴推拿的时候,始终不能持之以恒发力。
刚刚抽背了金匮,苦苦背了半个月,虽然只抽了一条,但还是认真的背了。经典自有其魅力,中医在经典问世的同时,已经让人高山仰止了,后世只是在不断理解发掘下发展。看到评论说到了英语,作为后天要考第三次四级的同学表示该去看看了。
这个中基,这个中诊,这个中药,呃这个五行,这个脉络,这味药的功效,呃老师你怎么就可以看出我肝郁了,呃这个黄连是真的苦诶...哇这个夏枯草的味道简直了!给小白鼠喂药,你敢不敢再多喝一点中药,求你了等下!我只是想拿苦橙酸标记你一下你不用咬我吧。
朋友们见面都会要求让你把脉,咨询你身体方面的问题特别是保健养生的问题。我是针灸推拿专业的,结果每次聚会都被要求给每个人按摩对,是被要求。结果第二次我聪明了,再让我按摩我就掏出针灸针,说,针灸的效果比推拿好,来诶兄弟你倒是别跑啊。
我俩都是科班出身的小中医,当年L先生和我表白的时候,说了这样一段话:“你知道吗?这种感觉就好像是阴阳之间能量的传递、互换,说明我们是配对的阴阳,没有偏胜,没有偏衰,是统一的,是合理的交感。”
家里聚会,所有亲戚拉着我把脉,问他们有什么病没有,努力解释了中医最重要的是望闻问诊,切诊只是四诊最后一个环节,不能看出来你有什么病结果人家说:读了这么久连把脉都不会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