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的肾不是西医说的那个肾,中医说的肾是人的植物神经系统,这个植物神经系统控制人的呼吸心跳,体温内分泌免疫系统等等。植物神经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也就是中医说的阴阳,人的体温也是植物神经系统调节的,肾虚的人血液循环变慢,所以怕冷,四肢冰凉,肾阳虚的人动脉血管收缩变细,所以影响血液的流出。肾阴虚的人静脉血管怒张,影响血液的回流。肾不虚的人血液循环良好,皮肤肌肉骨骼五脏,六腑可以得到足够的氧气和养分所以头发乌黑发亮,皮肤光滑细腻,红润肌肉强健,中医所说的补肾就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现在的狗屁专家都说补肾脏。再一次强调中医说的肾不是西医的肾脏
我们知道,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阴阳相对是我们一直以来遵循的一个自然生存法则之说,也是源于中华文化中的道家学说,因此阴阳相对是有必然道理的,凡是都是在阴阳平衡之下以健康的状态存在的,如果有一点相差不论是阳盛阴衰还是阴盛阳衰都会出现问题。因此对于肾虚的人来说容易上火也是一样的,通常情况下肾阴虚弱的人容易上火,正所谓阴虚内热及阴虚阳亢之象,常见的症状有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遗精早泄,咽干颧红,舌红少津无苔,脉细数等。而很多肾阳虚的人反而容易出现发冷等情况。 因此面对这种问题应该及时找专业的有经验的中医进行调理。
中医上说:肾阴充足,则全身之阴皆充盈;肾阴衰,则全身之阴皆衰;肾阴亡,则全身之阴皆亡,人的生命亦停止。若肾阴不足,则津液分泌减少,表现为阴虚内热及阴虚阳亢之象,常见的症状有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遗精早泄,咽干颧红,舌红少津无苔,脉细数等。治疗调理要滋阴降火。其病位在肾,常涉及肺、心、肝等脏,因此中医上调理肾阴虚通常要从养肺益气入手,同时要注意调整作息时间,以早睡早起为佳。
中医认为,肾主水,肾阳对水液有气化蒸腾作用,若肾阳不足,蒸腾气化无力,则出现小便清长等表现,故肾阳虚证存在着肾脏的病理改变。肾虚多为长期积累成疾,切不可以急于求成而用大补之药进补或用成份不明的补肾壮阳药物,而需要通过中医辨证施治来慢慢进行阶段性的调理,切不可操之过急。中医上指出,肾与命门本同一气,为人身阴阳消长之枢纽。肾阳主一身之阳气,火衰其本则阳虚之证迭出。
在中医上来说肾阴虚是指肾脏阴液不足之证,又称肾水不足或真阴不足。多是由于肾阴亏损缺乏滋养,身体虚热内生所表现出的证候,中医临床称之为肾阴虚证。大多是由于先天不足或是房事过度以及久病不愈或过量服用温燥消耗阴气的食品、药品而导致。中医指出,肾阴以肾中精气为物质基础,对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起着滋养和濡润的作用,与肾阳相互辅助起作用,同为人体生命活动之本。
肾阳虚就相当于烧锅炉的柴火不足,这个时候虽然也在烧,但是出现水烧不开,不能产生水气,水气不能向上布散,就容易导致心火旺盛的情况,就是平时中医说的心肾不交。上部心火一直在烧,下部的水气却上不来灭火。肾阳虚导致的往往是下焦比较怕冷,但是上部容易出现口干口燥,但是喜欢喝热水,小便清长,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阳虚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