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去成都重庆都会刻意避开辣味的饮食,多选择粤菜或西餐或日本料理,后来由于多次和同事客户吃饭,慢慢接触当地菜,对当地的辣味有了适应性(当然太辣的还是不行),虽然一边吃一边辣的要喝茶水汽水什么的,但也稍微能接受了,去吃当地菜也会刻意点一些自己能适应的菜式,在当地吃辣也不怎么会上火,但肠胃不适的问题依然存在。
作为一个怕辣但因工作关系经常出差去成都重庆的广州土著,这问题太对口了。首先个人口味方面,喜欢芥辣,喜欢东南亚滋味丰富的酸甜辣,喜欢姜的辛味,唯独受不了辣椒的辣味,一碰就受不了,尤其是麻辣更加敬而远之,但却对剁椒鱼头情有独钟。
平时晚上聚餐,无非就是火锅、干锅、夜啤,中餐比较少,主要是没气氛。火锅自然是多数都有辣椒的,不过辣与不辣主要还是在于蘸水,或许你可以在火锅里面看到很多红油。
第一口:嗯,鸭脖不错;第二口:咦~有点辣哦;第三口:舌头开始有点发麻;第四口:嗓子疼,开始喝饮料;第五口:妈妈我的胃怎么没感觉了?第六口…第七口…
小时候会怕不能吃辣而成为小伙伴们中的叛徒。长大了之后,外省的同学会觉得你是个奇葩,然后说,“你居然不吃辣?砀山人不是都能喝酒能吃辣吗。
在外面吃饭,或多或少都会放辣椒,而不管放了多么少,不吃辣的人一吃就会有反应。从此,辣椒探测器的名号不胫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