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书上看到一些海产品,能感染人的海水鱼的微生物与寄生虫普遍存在,食用高温烹调或者事先冷冻处理过的鱼肉是防止寄生虫病的有效手段。生食海产或者没有充分熟制的海产,一个常见的健康隐患是感染细菌,引起急性食物中毒。常见的病因是一种称为“副溶血性弧菌”的细菌引起的感染。副溶血性弧菌在含盐量3%的环境中可迅速繁殖,所以易污染海水鱼虾,可产生耐热溶血性毒素,如果食用了遭此菌污染的海鲜,会引发食物中毒。
我知道有些蔬菜。加热能杀灭蔬菜上的病菌和虫卵, 大肠杆菌之类也很难耐受沸水或热油的洗礼。一些抗营养因素和破坏维生素的氧化酶类, 也能在加热的过程中被灭杀。另外,熟吃还可以破坏一些蔬菜中的有毒有害成分,例如四季豆、豆角、扁豆等鲜豆类蔬菜,因为含有植物红细胞凝集素、皂素等,如果加热不到位,吃了也容易导致中毒,出现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等症状。对这类食物,充分加热是关键。
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剩菜、剩米饭等。冰箱不是保险箱,里面依然可能会有微生物污染。所以,冰箱里的剩菜剩饭需要充分加热才能放心吃。例如米饭放凉时间太久就直接吃,可能会导致致病菌污染。例如蜡样芽胞杆菌就比较容易污染米饭,它产生的芽孢比较耐热,日常烹调100℃,30分钟可耐受,部分芽孢会产生腹泻毒素或呕吐毒素,引起胃肠不适,甚至食物中毒。
生豆浆,由于生大豆中也含有毒成分,因此,如果豆浆未煮熟时就食用,也可引起食物中毒。特别是将豆浆加热至80℃左右时,皂素受热膨胀,泡沫上浮,形成“假沸”现象,其实此时存在于豆浆中的皂素等有毒害成分并没有完全破坏,如果饮用这种豆浆即会引起中毒,通常在食用0.5~1小时后即可发病,主要出现胃肠炎症状。
黄花菜,黄花菜又被称为金针菜,是人们喜爱的菜肴之一。但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如果人体摄入秋水仙碱后,会在人体组织内被氧化,生成二秋水仙碱。而二秋水仙碱是一种剧毒物质,可毒害人体胃肠道、泌尿系统,严重威胁健康。一个成年人如果一次食入鲜黄花菜50~100克即可引起中毒。
致病细菌,也是生吃食物的第二个风险因素。 无论海产还是生肉,在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有被致病菌污染的风险。比如臭名昭著的沙门氏菌,在半生不熟的鸡蛋、生肉、以及生的蔬果中可能存在,而大肠杆菌在生肉中也比较多见。






